中国时刻网

首页 > 健康 > 呼吸疾病

春季肺部易感多生“痰” 出现这些症状记得看医生

来源:互联网

在耳鼻喉科门诊,经常会遇到患者说喉咙有痰吐出,其实绝大多数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痰液,而是因为鼻涕倒流到咽部,从口腔吐出,这种我们称为“鼻后滴漏”,其实吐出来的这些黏液它不是痰,而是鼻涕。

老年人

还有些会描述“喉咙感觉老是有痰”,这其中有一部分患者并没有痰,也不是鼻涕倒流,而是咽部的异物感,总感觉咽部有东西,我们称为“咽异感症”,有的大夫也诊断为慢性咽炎。

什么是痰?

痰是区别于唾液、鼻涕的另外一种分泌物,严格来说它是指肺及支气管等鼻腔以下的呼吸管道的黏膜所产生的,这些分泌物可能是生理性的(正常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

咳痰是一个很常见的动作。当呼吸道黏膜产生了多余的分泌物之后,机体会借助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的纤毛运动、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及咳嗽时气流的冲动,将这些分泌物从口腔排出,这就是“咳痰”。

咳痰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症状,通过观察痰液的颜色、气味、量和性状常常是医生诊断疾病的可靠依据,如果我们能了解这些知识,对于早期发现疾病很有帮助。

咳痰时,出现哪些情况需要看医生?

如果你咳出的痰是少量的无色透明或者灰白色黏液痰,只要不影响你生活,可以暂时自行观察,这种情况常见于正常人或者支气管黏膜轻度炎症。而如果痰的颜色有变化,或者痰量明显增多,应该及时就诊。是的,你可以拿出本子,做个笔记了:

从痰的颜色来看:

白色泡沫或者黏液痰——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黄色痰——常见于化脓性炎症;红色或棕红色痰——常见于肺癌、肺结核、肺梗死;粉红色或血色泡沫痰——常见于急性肺水肿;血与脓混合的巧克力样痰——常见于阿米巴;铁锈色痰——常见于典型的肺炎球菌肺炎;红棕色胶冻样痰——常见于克雷伯杆菌肺炎;烂桃样或者果酱样痰——常见于肺吸虫;绿色痰——常见于黄疸、吸收缓慢的大叶性肺炎和肺部绿脓杆菌感染。

从痰量来看:

痰量增多一般反映支气管和肺的化脓性炎症进展;痰量减少提示病情好转,但在支气管发生阻塞的时候,虽然表现为痰量的减少,实际上病情仍在恶化,症状因而也会加重;干咳无痰常见于喉源性咳嗽,这可能跟过敏性鼻炎、咽炎、胃食管返流等有关系;儿童突然发生干咳情况,要警惕其是否吸入异物;如果之前一直不咳嗽,而最近因为家里养了猫、狗或是刚搬新房子、置了新家具等出现干咳无痰的现象,则很可能是因为对这些新东西过敏。

老年人

通过肉眼观察痰的颜色、性状和量,仅仅只是医生诊断疾病的一个参考,如果你有咳痰的症状,医生可能还会做进一步的检查,比如痰培养、结核菌素试验、细胞学检查等等。

出现咳痰,日常生活中该注意点啥?

无论是否到需要看医生的程度,只要出现咳痰,日常生活中就应该有所注意,防止病情加重:

戒烟;加强耐寒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在气候骤变的时候及寒冷季节,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预防感冒;改善环境卫生;加强个人保护,避免雾霾、烟雾、粉尘等对呼吸道的影响;不要盲目使用止咳药,有些止咳药会抑制中枢,不利于痰液咳出。

当风邪或寒邪侵肺时,使肺内的津液凝聚成痰,而且脾主运化,如果湿邪侵犯人体,或思虑过度、劳倦及饮食不节,都能伤脾而使其失去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痰是疾病的表现,生活中一定要做好护理,防治疾病。

相关阅读

Copyright© 中国时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