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地图app预计5月1日上线 五股迎腾飞契机
北斗地图APP预计5月1日上线
北斗地图APP预计5月1日上线,其导航功能可精确到1米以内,能够清晰定位到具体车道。其实,北斗地图就跟高德和百度地图的功能是一样的,唯一的不同就是北斗地图APP只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四维图新:发布股权激励草案,自动驾驶业务成长可期
四维图新 002405
研究机构:安信证券 分析师:胡又文,凌晨 撰写日期:2018-03-21
事件:公司3月18号晚间发布2018年度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向391名激励对象授予3,100万股,占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的2.42%,授予价格为12.15元/股。
点评:
大范围股权激励助力公司未来发展。公司此次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力度大和覆盖范围广,391名激励对象包括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管理人员、核心业务骨干。面对汽车行业智能化的大趋势,公司正在加速布局车联网、自动驾驶、芯片等创新业务,此次激励机制的“质变”有望进一步加速公司创新战略的发展。
“芯片+算法+软件+地图”全面布局,致力于打造智能驾驶汽车的大脑。公司2017年成功整合杰发科技,圆满完成“芯片+算法+软件+地图”的业务战略布局落地,实现汽车电子芯片资源的整合,同时也形成了完整的数据云、内容服务、车载语音、手机互联、导航软件、地图数据的车联网全产业链布局。在巩固传统前装导航业务的基础上,公司明确提出要实现“智能汽车大脑”的战略愿景。公司规划未来发展成为中国领先的高品质端到端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致力于为车厂及行业客户提供包括以高精度地图、车载智能芯片为核心的产品和服务。
深度绑定车企/出行服务企业,高精度地图业务具备核心竞争优势。高精度地图想要发挥更大的功用,动态图层数据的实时更新是关键,而动态图层最重要的数据源来自于车企/出行服务企业。根据新智驾介绍,公司目前已经深度绑定滴滴、上汽、奥迪、宝马、奔驰在内的德系三车厂,未来这些产业合作伙伴有望与公司共享相关的数据。我们认为,公司深度绑定车企/出行服务企业,在高精度地图业务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投资建议:公司在自动驾驶领域实现了“芯片+算法+软件+地图”的完整战略布局,前景可期。预计2017-2018年EPS分别为0.21元和0.31元,“买入-A”评级,6个月目标价30元。
中海达:全年利润大幅增加,自研高精度板卡带动毛利率回升
中海达 300177
研究机构:信达证券 分析师:边铁城 撰写日期:2018-03-01
事件:近日,中海达发布2017年业绩快报,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06亿元,同比增长31.38%;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6,656.6万元,同比增长252.52%。基本每股收益0.1524元,同比增长252.78%。
点评:
毛利率回升,全年利润大增。公司2017全年业绩实现高增长,实现营收与我们此前预测相当,归母净利润超出预期。业绩增长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主营产品测绘装备的收入增长较快,增长幅度超多30%;2)公司自主研发的高精度板卡市场投入量增加,同时公司正逐渐从此前价格战中走出,带动整体毛利率提升;3)新收购公司西安灵境科技有限公司于2017年9月份开始合并报表,灵境科技2017年承诺净利润为3600万元,合并利润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影响;4)2016年由于研发投入增加、人工费用增加、公司处于恢复期等因素导致2016年归母净利润基数较低。
北斗三号卫星密集发射,下游应用迎来机遇。从去年年底开始,北斗三号卫星组网拉开序幕。目前,北斗三号卫星已经完成了3次“一箭双星”发射任务,累计6颗北斗三号卫星顺利入轨。2018年将是北斗三号卫星的密集发射期,到2018年年底预计完成18颗北斗三号卫星发射,并率先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今年1月份国家发改委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到2020年实现北斗高精度时空服务全覆盖,加快北斗定位导航系统在智能汽车相关领域的应用,智能汽车将成为北斗应用的重要方向。我们认为,随着北斗三号系统的逐步成型,基于北斗的下游 行业应用将迎来发展机遇。中海达作为国内卫星定位导航业的龙头企业,有望率先受益于行业发展。
盈利预测及评级:我们预计2017~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0.06、12.47、14.8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0.67、0.86、1.09亿元,按最新股本4.47亿股计算每股收益分别为0.15、0.19、0.24元,最新股价对应PE分别为67、52、41倍,维持“增持”评级。
合众思壮:一季报业绩增速962.14%,在手订单充足助力业绩增长
合众思壮 002383
研究机构:新时代证券 分析师:田杰华 撰写日期:2018-04-18
一季报业绩增速962.14%,略超业绩预告上限
2018年4月17日晚,公司发布公告:2018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8.79亿元,同比增长214.2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77.5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62.14%,略超业绩预告上限。公司营收快速增长主要原因有:(1)高精度时空一体化合成指挥调度平台项目的进一步实施;(2)2017年签订的自组网订单逐步交付确认收入。
自组网业务订单持续落地,助力公司业绩增长
自组网技术来源于军事通信协同作战需求,在军用领域市场空间巨大,同时在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公司进一步布局通信导航一体化应用领域的产业发展,强化自组网业务的产品技术优势,自组网订单持续落地。根据公告数据,公司2018年1-4月自组网订单额合计为14.14亿元,超过2017年全年订单额的三分之二。公司自组网业务在手订单充足,随着订单逐步确认,将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短期看好公安系统集成和自组网业务支撑公司增长
卫星定位导航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市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公司2017年公司签订了10亿元雪亮工程业务订单。公司警综平台已覆盖全国十多个省分,随着公共安全需求快速提升,公司有望获得更多公安系统集成订单。另外,公司自组网在手订单充足,大部分都在2018年确认,支撑公司业绩增长。
长期看好北斗高精度业务持续发力
公司在北斗高精度实现全产业链布局,立足终端产品,积极向上游芯片、天线、板卡以及下游系统集成、数据服务延伸。推进全球化发展战略,先后收购Hemisphere和Stonex,产品销售网络遍及全球。在行业应用方面,公司持续拓展传统测绘业务,RTK产品稳居国内前三;精准农业龙头地位稳固,“慧农”系统市占率稳居国内第一。
公司北斗导航民用龙头企业,维持“推荐”评级:
预计2018-2020年EPS为0.61、0.76和1.05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订单确认不及预期、政策风险、竞争加剧。
华测导航:业绩增长稳健,未来发展可期
华测导航 300627
研究机构:国元证券 分析师:常启辉,褚杰 撰写日期:2018-04-13
事件:
近期公司陆续发布2017年报以及2018年一季度业绩预告,2017年实现收入6.78亿元,同比增加40.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增加26.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后净利润9936.24万元,同比增加44.70%。2018年一季度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20万-122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06%-31.87%。
结论:
公司立足已有的高精度技术优势,未来三年在保持高精度卫星导航产品、位移监测、精准农业等核心业务国内市场稳定增长的情况下,积极扩展海外市场。同时向包括遥感测量产品、机械控制在内的新领域扩展,寻求新的增长点。我们看好公司在未来保持持续快速的增长,预计2018-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6亿、13.01亿、16.97亿,净利润分别为1.68亿、2.13亿、2.64亿,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46、36.29,给予“买入”评级。
正文:
收入略低于预期,净利润基本符合预期。分业务板块来看,数据采集设备业务实现收入4.98亿元,同比增长39.27%,主要源于行业需求的提升以及移动测绘、无人机等新兴领域的数据采集设备逐渐形成相对成熟的应用产品及行业应用带来的增长;数据应用及解决方案业务实现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44.70%,主要源于国家对地质灾害多发区的防灾系统的投入增长带动位移监测业务收入的增长;同时,相关单位对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
积极进行产业链布局与整合,提高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公司在保持传统RTK市场行业领先实力的情况下,积极寻求外延机会,向产业链其他领域拓展。收购武汉珞珈新时空科技有限公司,参股上海隽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增强公司在三维激光扫描及GIS手持设备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卫星导航系统应用领域不断扩张,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目前随着我国北斗系统三号开始全球性组网,导航产品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预计到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而在整个卫星导航产业中,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的技术门槛最高,其应用领域也在逐渐由测量测绘、灾害监测等专业领域向位置服务、汽车导航等大众领域渗透。我国的高精度导航产业已经进入了一个中长期的上升阶段,未来将保持快速增长,公司也将从中受益。
风险提示:
海外扩展不及预期,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
四创电子首次覆盖报告:强者恒强,国内雷达龙头军民业务齐发力
四创电子 600990
研究机构:信达证券 分析师:范海波,李勇鹏 撰写日期:2018-04-23
国内雷达行业龙头企业,军民品雷达全覆盖,持续受益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空管设备国产化及警戒雷达需求提升。公司军民融合雷达业务方面,随着我国高质量气象服务需求多样化,我国将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公司在气象雷达方面增速将保持较为平稳增长;随着十三五期间我国民航空管装备国产化的推进,新建、改扩建机场同步建设空管工程,雷达、导航等其他空管设备也将陆续推动国产设备的使用,国内军用航空也将大力推进空管系统建设;在低空警戒雷达方面,公司由单一装备向多品种装备升级,从装备生产到装备全寿命周期保障,积极承接装备升级任务,大力拓展装备大修新市场。
公司公共安全产品业务受益“雪亮工程”,迎爆发式增长。公共安全产品方面,我国平安城市正从传统安防向平安城市的大安防体系、数字城市、智慧城市方向发展。2017年我国安防(政府需求类视频监控)与雪亮工程千万级项目市场规模约为423.65亿,项目数705个,千万项目平均投资约为6008.31万。与2016年相比,我国安防与雪亮工程千万项目市场规模增长了约240亿,增长率为136.86%。公司公共安全产品将从硬件提供商向运营服务商发展,公司公共安全产品将受益于城市化及现代城市治理水平提高带来的安防需求,从“区域拓展”以及“业务转型”两方面畅想行业增长红利。
集团积极推动改革,上市公司证券化平台地位明显。2017年11月10日公司发布公告,中国电科同意以中国电科八所、十六所、三十八所、四十三所为基础新设注册组建中电博微电子有限公司,将三十八所下属控股上市公司四创电子的全部国有股份划转至中电博微,将四创电子作为中电博微未来资本运作平台。四创电子作为中电博微未来经营发展资本运作的版块上市平台。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18-2020年将实现EPS分别为1.82元、2.22元、2.54元,对应动态市盈率(股价59.69元)分别为33、27和23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军品装备采购不及预期;空管设备国产化进度不及预期;公共安全产品规模扩张及转型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