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核电将进入批量建设阶段 五股迎腾飞契机
(原标题:三代核电将进入批量建设阶段 9只成长股迎“升”机)
三代核电将进入批量建设阶段 9只成长股迎“升”机
4月25日,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刘华向中核集团三门核电有限公司颁发了《三门核电厂1号机组首次装料批准书》,意味着全球首台AP1000核电机组设计、土建、安装、调试、生产准备等工作均已满足装料要求,即将投入运行。三门核电项目的成功建设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核电建设水平和装备制造能力的提升,标志着我国向核电强国迈进了一大步。
另外,4月23日,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司长曾亚川在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上表示,要科学合理制定面向2035年新一轮核电发展战略。大力推动自主创新,为核电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动力。
对此,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我国三代核电技术已达到当今国际公认的最高核安全标准,其安全事故概率更低,在设计上可以保证即使发生堆芯熔化等严重事故,也不会在核电站之外产生较大的放射性。目前,我国基本确立了核电大国的地位,并实现由二代向三代核电发展的技术跨越,随着我国在建的第三代机组的投产及运行,核电安全和技术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核电安全性有望获得认可,核电行业发展稳中向好,我国三代核电已具备批量建设条件,预计三代核电将在“十三五”后期进入批量化建设阶段。若核电新项目按照规划逐渐落地,将利好全产业链,各环节领军企业有望率先受益收获确定的业绩增长,值得关注。
对于板块的后市机会,川财证券表示,核电是优质的清洁能源,我国已掌握第三代核电技术,截至目前,我国在建核电机组装机容量居世界第一。若核电新项目按照规划逐渐落地,利好全产业链,各环节领军企业有望率先受益。可关注技术领先、供货业绩优异的设备制造企业,相关公司有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台海核电、江苏神通、中核科技、纽威股份、盾安环境、南风股份;业绩确定性最高的工程建设企业,相关公司有中国核建;成长性较强的核燃料循环企业,相关公司有应流股份、东方锆业。
事实上,核电行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表现同样改善明显,《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根据数据统计发现,截至4月26日,已有41家核电行业上市公司披露2018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的公司达到29家,占比逾七成。其中,金钼股份、*ST一重、太钢不锈、武进不锈、太原重工、常宝股份、科新机电和金通灵等8家公司2018年一季度净利润均实现同比翻番。除此之外,还有12家公司披露2018年一季报业绩预告,业绩预喜公司为5家,而东方锆业、金盾股份、沃尔核材等3家公司均预计2018年一季度净利润实现同比翻番。
二级市场方面,4月份以来,核电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仅13只成份股实现上涨,其中,日机密封、江苏神通、*ST一重、久立特材、太钢不锈、福能股份和鞍钢股份等个股期间累计涨幅居前,均超4%。
在业绩改善+政策支持的环境下,机构对核电板块绩优股的关注度也开始升温。统计发现,近30日内,有41只核电概念股获得机构给予“买入”或“增持”等看好评级,其中,盈峰环境(8家)、日机密封(7家)、鞍钢股份(5家)、太钢不锈(4家)、江苏神通(3家)、金钼股份(3家)、久立特材(3家)、皖能电力(3家)和科华恒盛(3家)等9只业绩成长股被机构扎堆推荐,机构看好评级家数均在3家及以上。
日机密封:18Q1业绩增速强劲,景气度传导持续兑现
日机密封 300470
研究机构:太平洋 分析师:刘瑜,刘国清 撰写日期:2018-04-10
事件:公司发布2018年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723.21万元-3233.81万元,同比增长60%-90%。
点评:
1、行业景气度持续传导,公司业绩增长中枢连续四个季度上行。公司主业机械密封产品主要配套压缩机、反应釜等,主要需求来自增量产能投资以及存量更新替换,主要目标下游为石化及煤化工。年开始,受益于国内炼化、煤化工行业集中度提升、产能升级等带来的投资升温以及产能建设中对零部件国产化的要求,公司作为技术实力上能够与国际龙头相匹敌的上游关键核心零部件供应商,能够直接受益。公司在手订单从16Q3开始环比正增长,且增长中枢持续上行,至18Q1增长强劲,综合参考行业投资情况以及上游压缩机厂订单情况,我们认为公司订单在年内都会有不错增长。由于公司订单周期(尤其是推动此轮增长的主机厂订单)平均在1年左右,“下游投资-订单-利润”的传导链条持续兑现,公司业绩增长中枢已经连续四个季度上行,公司业绩在18-19年都有望有亮眼表现且确定性较强。
2、外延逐渐贡献业绩,大平台格局逐步形成。公司2017年收购的橡塑密封公司优泰科承诺利润1650万元,由于需要支付产业基金优先级财务费用(基本和优泰科利润抵消),最终对合并报表贡献有限。随着产业基金优先级资金成本问题的解决,2018年优泰科对公司的业绩贡献将更直接有效。同时,公司拟收购国内同行华阳密封事宜正在紧锣密鼓开展,一旦落地将从产品线(华阳在斧式密封领域很强)以及生产规模、业绩上得到补充。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公司内生外延两手抓,随着发展逐渐形成网络效应,经营杠杆将长期逐渐释放。不考虑华阳密封收购,我们略微上调公司业绩预测,预计2017-2019年EPS分别为1.13元、1.71元和2.11元,对应PE为37倍、24倍和2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 行业投资大幅下滑的风险,下游生产出现重大安全问题的风险等。
鞍钢股份:盈利、分红稳定的国企板材龙头
鞍钢股份 000898
研究机构:东北证券 分析师:刘立喜 撰写日期:2018-04-10
汽车板销量增幅较快,盈利能力稳步提高。报告期内,公司优化排产,全力发挥轧线产能,实现产铁、钢、钢材产量分别为2,207.57万吨、2,259.74万吨、2,068.0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I.II%、3.57%、4.14%;营销体制不断优化,销售渠道不断拓宽,实现钢材销售2,077.86万吨,同比增长4.19%,其中,汽车钢销量147万吨,较上年增长约17%,远高于2017年中国汽车行业的增幅3%,创历史最高水平。新开发直供客户129家,直供比例达到70.2%,销售净利率6.66%,较上年增加3.87个百分点,盈利能力稳步提高。
采购策略灵活,内部降本效果显著。公司致力于挖掘内部成本降低空间,采用灵活的采购策略,运用避峰就谷、择机采购等采购策略,以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为主线,以企业转型升级发展为契机,重点围绕信息化规划、信息化建设、信息系统运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等方面,有序开展了信息化管控工作,推进“三提三降”,提废降铁效果明显。2017年,营业成本为72,743.00百万元,营业收入占比为86.82%,较上年同比减少0.42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6.66%,较上年增加3.87个百分点。
稳定分红回报股东。公司2017年度以现金分红的方式向公司全体股东分配可供分配利润人民币1,682百万元,约占当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例为30%。以目前总股本7,234,807,847股计算,预计2017年度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232元(含税)。公司作为国营钢企龙头,股东回报理念一直执行良好。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18/19/20实现EPS分别为0.92/1.00/1.15元,对应PE分别为6.42/5.91/5.4倍。给予“增持”评级。
中国核电:三代核电ERP获得装料批准,AP1000装料可期
中国核电 601985
研究机构:中信建投证券 分析师:黎韬扬 撰写日期:2018-04-16
事件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刘华4月10日在北京向台山核电合营有限公司颁发了台山核电厂1号机组首次装料批准书,这标志着中法合作的世界首台EPR机组投入运行。
简评
三代核电首次获准装料,AP1000已完全具备装料条件。
台山核电厂1号机组经过国家核安全局长达五年的安全审查。最终获得装料批准。随着三代核电ERP获得装料许可,AP1000装料已经可期。三门核电1号机组、海阳核电1号机组的设计、调试及装料前的准备工作已通过国家核安全局的严格审查,技术上已具备装料条件。 随着三代堆发电在即,核电订单即将迎来一轮新的爆发。
我国在两年内没有批复新的核电项目,主要因为我国新批复的项目都将是三代堆型,随着AP1000,ERP等三代堆技术发展缓慢和安全性等问题,施工进展缓慢,因此两年一直没有批复新项目。随着三代堆获得装料申请,三代堆发电在即,核电订单即将迎来一轮新的爆发。
2018年开启三代核电批复项目,每年将批复6-8台核电机组
我国16、17年无核准核电项目,但国家规划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5800万千瓦、在建装机容量3000万千瓦的发展目标不变根。为了保证我国核电正常发展与稳步推进。国家能源工作会议,能源局对核电的核准18年计划6-8台。将开启核电重启计划。 三大因素催化核电投资机会。
两会以后高层领导变动,加速核电审批、海外市场走出去、海上核电的进展速度,核电行业的装机量有望得到大幅提升,核电行业的投资机会已至。 预计公司2018~20年的EPS分别为0.37、0.43、0.50元,对应PE分别为18、15、13倍,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9.30元。
风险提示:
(1)核电重启不达预期;(2)新开工项目进度或收益不达预期; (3)核电上网电价调整风险;(4)发电量消纳风险。
江苏神通:业绩符合预期,能源环保+节能服务助力未来发展
江苏神通 002438
研究机构:东吴证券 分析师:陈显帆,周尔双 撰写日期:2018-04-18
事件:公司发布2017年年报,本年度共实现营收7.56亿元,同比+25.84%,归母净利润0.62亿元,同比+20.96%,扣非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11.42%,符合预期。
投资要点
冶金、石化行业下游在手订单丰沛,瑞帆节能并表增厚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冶金行业、能源装备行业、核电行业营收分别为2.38亿、2.34亿、2.04亿,同比+42.73%、16.88%、4.33%,分别占比31.54%、30.92%、27.02%。公司三季度正式并表瑞帆节能100%股权,增厚环保板块业绩0.4亿元,占比5.34%。公司营收增长归因于冶金阀门下游需求大增,累计订单增量为3.2亿元。核电、能源、石化业务持续放量增长,核电订单累计2.9亿元、能源事业部订单累计1.5亿元,子公司无锡法兰累计取得订单3.9亿元,全年公司累计订单11.5亿元,订单量充沛保障公司业绩增长。n
费用控制良好,看好综合毛利率未来修复能力报告期内公司销售毛利率36.57%,同比-4.2%,毛利下降主要原因是原材料(钢材)价格上涨、市场竞争激烈所致。我们预期未来钢材价格涨幅放缓,看好公司综合毛利率具有上修能力。分业务看,冶金行业、核电行业、能源装备行业毛利率分别为38.18%、47.18%、16.49%,同比-1.63pct、+0.30pct、-12.03pct。2017年费用率合计为25.10%,同比-3.48pct。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9.90%/13.86%/1.35%,同比-0.45/-2.38/-0.65pct。公司期间费用率明显下降,我们认为公司的经营效率和财务状况良好。n
核电业务静待放量,军工领域资质获批在2016-2017年核电项目审批放缓背景下,公司开拓存量市场,依靠已投入运行核电站维保及备件领域需求,获得核电订单2.9亿元,体现公司作为行业龙头的深厚基础。目前,历时五年审批的台山核电厂1号机组终获装料批准,为全球ERP首堆。多次延期的三门核电1号投产在即,作为AP1000示范首堆一旦运行安全稳定,后续审批节奏有望加速推进。根据能源局计划,今年或将新开工6-8台机组,确保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5800万千瓦、在建装机容量3000万千瓦的发展目标不变。届时,公司增量市场和存量市场将实现双发展,核电订单即将迎来一轮新的爆发。同时,在国家大力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公司积极推进服务军工行业的产品研制和市场拓展。公司已取得了保密资格认证等军工产品研制和生产所需的全部资质证书,为公司产品进入军工领域奠定了基础。n
收购瑞帆节能贡献业绩,产业投资并购助力升级发展布局2017年8月29日,瑞帆节能100%股权过户到公司名下,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瑞帆节能在余能发电领域优势明显,其高炉煤气余压发电是市场的开拓者和领跑者。本次并购公司有利于公司业务向“能源环保+节能服务”延伸,并将在共享销售渠道、技术研发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协同效应。2017年瑞帆节能业绩稳定释放,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27亿元,业绩承诺兑现,直接增厚公司业绩。同时,公司与上海盛宇股权投资基金合作成立产业发展基金,推进公司在核电军工领域、新兴产业的投资布局。截止2018年2月,该基金共完成五个项目投资,其中,投资标之一青岛东卡是国内核电三废处理产业为数不多的民营企业产业平台,拥有军工资质,已在国内多个核电三废处理项目中中标,未来可能给公司带来协同发展效应。此外,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积极通过投资、并购及高端人才引进等方式,把握制造业新机遇,助力公司在智能制造、精密制造等先进制造领域的升级发展。n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2018年核电项目审批加速带来核电板块新增订单,看好公司在取得军工资质后受益军民融合政策利好,具有较好发展前景。子公司瑞帆节能带来环保板块的业务协同,“能源环保+节能服务”布局带来新的盈利增长点。预计公司2018/2019/2020年的EPS分别为0.16/0.20/0.26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44/35/27X,维持“买入”评级。n
风险提示:核电行业发展不及预期;原材料持续涨价;通用设备行业竞争激烈。
皖能电力:电价上调一季度扭亏为盈,业绩有望环比改善
皖能电力 000543
研究机构:申万宏源 分析师:刘晓宁,叶旭晨,王璐 撰写日期:2018-04-17
事件:
公司发布2018年一季报预告,预计归母净利润为7500~9500万元,相对于上年同期亏损约400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投资要点:
发电量增加,机组综合平均电价同比上涨推动火电主业实现扭亏为盈。2017年3月公司下属皖能铜陵6号机组(100万kW)正式投产,带来装机规模扩张。今年一季度全国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8.7%,1-2月安徽省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11.7%,年初低气温及经济持续回暖带动全国火电发电量同比大幅增加。因2017年7月1日起安徽省上调燃煤发电机组标杆上网电价1.51分/kWh(含税),今年上半年公司机组综合平均电价存在同比上涨。发电量增长及电价上涨推动火电主业实现扭亏为盈。同期参控股公司投资收益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抬升公司一季度整体盈利水平。
逆势煤价上涨实现盈利扭亏及环比改善,公司业绩持续改善可期。今年一季度,国家发改委披露的安徽省电煤价格指数平均为648元/吨,较上年同期均价同比增长6.75%,环比2017年Q4均价增长3.98%。2017年Q4公司归母净利润0.32亿元,在煤价环比上涨的背景下,2018年Q1预告净利润环比仍有环比提升。我们预计,随着电煤价格的回落,以及用电需求的持续回暖,公司业绩有望持续改善。
内生增长+资产注入,公司装机规模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建钱营孜(2×350MW)发电项目拟于2018H1投产,投产后有效提升公司装机规模。公司拟公开发行可转债,募资总额不超过40亿元,用于收购控股股东皖能集团所持有的神皖能源(在运460万kW,在建132万kW预计今年底投产)49%股权;此外公司尚有国电蚌埠(120万kw,持股30%)、国电铜陵(126万kw,持股比例25%)有待完成注入,公司未来装机成长性确定。
盈利预测与评级:参考一季报业绩预告,我们上调预测2018年归母净利润为3.01亿元(上调前为2.2亿元),维持预计2019-2020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5和5.06亿元,对应EPS为0.17、0.23和0.28元/股,对应PE分别为28倍、21倍和17倍。公司当前PB估值0.85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未来业绩释放有待煤价进一步回落,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