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刻网

首页 > 财经 > 板块聚焦

保险板块具备较高配置价值 四股兼具攻防价值

来源:互联网

(原标题:三月寿险保费增三成 保险板块具备较高配置价值)

三月寿险保费增三成 保险板块具备较高配置价值

四大上市企险近日陆续公布的3月份保费数据显示,原保费方面,一季度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寿、新华保险累计原保费依次为2530亿元、1206亿元、2434亿元、394亿元,同比增速依次为20%、19%、-1%、5.9%。相较于今年前2个月的20%、20%、-19%、7.9%的增速,国寿大幅改善,平安、太保、新华增速基本保持平稳。

    券商研究人士表示,短期新单销售压力仍然存在,预期未来随着新单保费增速进入改善通道、产品结构改善及税延型养老险试点落地,保险板块业绩及情绪均可提振。目前,保险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具备较高配置价值。

    3月寿险保费同比增三成

    从寿险业务来看,3月四家保险公司实现寿险保费收入1626亿元,同比增长34.6%;其中,国寿的寿险业务3月发力明显,保费同比增近六成,实现保费收入888亿元。另外,平安和太保寿险保费增长较为稳定,分别实现保费收入354亿元和244亿元,环比增长20.01%和14.42%;新华寿险保费增长较为缓慢,实现保费收入140亿元,环比仅增2.24%。

    从新单保费来看,平安2018年一季度寿险新单保费665.8亿元,同比下降11.6%,与前两个月新单保费降幅12.7%相比已经有所收窄;其中,3月单月平安寿险新单保费121.3亿元,去年同期为136.2亿元,同比下降11%。

    申万宏源分析师王丛云认为,短期新单销售压力仍然存在,预期二季度寿险公司进入扩员小高峰、产品销售战略与结构不断优化,公司及行业可进入新单销售改善通道。此外,预计商车费改进一步深化有望提升行业集中度,大型财险公司优势凸显,可实现保费规模稳定增长。

    群益证券分析师廖晨凯表示,整体而言,四家上市保险公司3月寿险保费(除新华外)均实现较快增长,产险行业景气度较高,未来较快增长有望继续维持。未来随着城镇人均居民收入水准的提升及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延续,保险越来越成为一种刚性需求;目前递延养老保险已开始试点,有望给保险行业带来千亿增量保费;从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指标上来看,我国目前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准,依旧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具备较高配置价值

    日前,养老税延试点正式出台,千亿养老保险增量规模蓄势待发,保险板块再迎重要政策红利。招商证券分析师郑积沙表示,试点政策中部分条款超出市场预期,试点政策惠及范围的扩大体现了监管层架构完善后,加大力度支持保险行业发展。在引导行业回归保障的同时,释放积极信号,短期提振了市场情绪,中期提高行业保费增速,长期推动行业发展,回归本源业务。对于税延政策试点的具体影响,预测中期将增加行业保费规模5个百分点,提振行业新单保费10个百分点。

    另外,郑积沙表示,金融行业对外开放提速,保险行业参与主体及产品结构有望逐步优化。随着我国保险业开放程度的加大,一起做大行业蛋糕,达到加深我国保险行业深度及密度的效果。

    “目前,保险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短期行业受到开门红数据压力、资本市场波动等影响,整体板块有所回调。”王丛云表示,预期未来新单保费增速进入改善通道、产品结构改善及税延型养老险试点落地,保险板块业绩及情绪均可提振。

    “坚定看好保险板块的后程发力。”郑积沙表示,监管释放了积极信号,短期提振市场情绪,中期提高行业保费增速,长期推动行业发展,回归本源业务。预计进入二季度后,行业基本面有望明显改善,有利于市场情绪修复,传导至估值修复的演进过程,保险股当前具备较高配置价值。

中国平安:金控龙头再创佳绩,金融科技抬升估值

中国平安 601318

研究机构:西南证券 分析师:郎达群,刘嘉玮 撰写日期:2018-03-23

业绩总结:公司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8908.82亿元,同比增长25.0%;实现归母净利润890.88亿元,同比增长42.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上升3.3个百分点至20.7%;基本每股收益达到4.99元,同比上升42.6%。公司按照182.8亿股的总股本为基数,全年派发现金股息每股1.5元,同比增长100%。

保险业务:代理人量能双升,新业务价值增速强劲。寿险方面,2017年公司寿险代理人规模较年初增长24.8%达到138.6万人,人均产能同比提升7.1%,在代理人量质双升的背景下,公司实现寿险保费收入3886.42亿元,同比增长33.4%,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1.5个百分点至14.2%;实现新业务价值673.57亿元,同比增长32.6%;财险方面,平安财险2017年保费收入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21.4%,市场占有率提升1个百分点至22.7%,仍稳居市场第二位;产险综合成本率小幅上升至96.2%,仍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银行业务:转型零售效果显著,资产质量边际好转。2017年平安银行实现归母净利润231.9亿元,同比增长2.61%,延续了正向增长趋势。其中,零售金融业务发展迅速,零售客户数逼近7000万户,同比增长33.4%,贡献净利润占比大幅提升26.4个百分点至67.6%,验证了公司零售转型效果。在个人贷款质量持续改善的背景下,公司2017年资产质量持续好转,不良贷款率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至1.70%。

资管业务:投资业绩提升明显。公司2017年投资资产持续扩张,规模达到2.45万亿元。通过优化资产配置结构,大幅提升权益投资占比至23.7%,降低固收类和现金类资产占比,公司2017年投资业绩提升明显,累计实现总投资收益1261.5亿元,同比大增33%;综合投资收益率同比上升3.3个百分点至7.7%。

互联网 金融业务:客户数量持续攀升,金融科技一骑绝尘。公司2017年底互联网用户数量达到4.36亿人,同比增长26%;客均利润突破350元,同比增长14.2%。经过多年培育,公司在金融科技方面的布局效果开始显现。旗下三家科技公司顺利完成定向私募融资。其中,平安好医生于2017年底完成Pre-IPO融资,规模4亿美元,并已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平安医保科技和金融壹账通于2018年初分别完成规模为11.5亿美元和6.5亿美元的首次融资。

盈利预测与评级。预计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别为6.32元、7.97元、9.88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有望实现年化26.57%的复合增长,给予公司2018年1.65倍估值,对应目标价90.93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互联网 金融子公司分拆上市进度或慢于预期;保险政策改革落地速度或不及预期,资本市场环境恶化或使公司业绩和估值面临双重压力。

中国太保:新业务价值高速增长,寿险产险同步稳健发展

中国太保 601601

研究机构:华鑫证券 分析师:潘永乐 撰写日期:2018-04-03

相关事件:

2018年3月30日公司发布2017年年度报告,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98.09亿元,同比增长19.76%;实现归母净利润146.62亿元,同比增长21.61%。

投资要点:

寿险NBV高速增长,业务质/量齐升叠加代理人规模大幅增加预示未来业绩高增长。2017年公司寿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756.28亿元,同比增长27.9%;NBV达267.23亿元,同比增长40.3%;新业务价值率39.4%,同比提升6.5pct.。在整体保费收入中,个人客户业务收入1700.55亿元,其中代理人渠道收入1541.95亿元,同比大增33.6%,占比高达87.8%,上升了3.8pct.。在代理人渠道中,期交保费和续期保费分别高达470.83亿元和1047.11亿元,同比增长了31.2%和34.2%。公司代理人规模实现大幅增长,全年月均人力达到87.4万人,同比增长33.8%;其中月均健康人力和绩优人力分别为24.8万人和13.1万人;月人均首年佣金收入1012元,同比增长2.5%。2017年,公司寿险客户13个月和25个月保单继续率分别达93.4%和89.3%,同比上升1.1pct.和2.7pct.;退保率1.3%,同比大幅下降了0.7pct.。我们认为,公司寿险业务质、量齐升,代理人规模大幅增加保证了新保业务增长,而良好的业务质量同时保证了期交和续交保费规模,公司寿险业务2018年大概率将继续实现高速增长。

产险综合成本率持续优化,车险与非车险均实现承保盈利。2017年,公司产险业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046.14亿元,同比增长8.8%;综合成本率为98.8%,同比下降0.4pct。其中,车险业务实现收入818.08 亿元,同比增长7.4%;综合成本率为98.7%,同比上升1.5pct,;其中综合赔付率61.4%,同比上升1.6 pct.;综合费用率37.3%,同比下降0.1 pct.。2017年公司非车险业务收入228.06亿元,同比增长13.9%,近四年中首次实现承保盈利;综合成本率99.6%,下降10.0pct.。

资产管理业务稳健发展,拟收购国联安基金完善资管业务布局。截至2017年底,公司管理资产达14184.65亿元,其中投资资产达10812.82亿元,第三方管理资产3371.83亿元,三者同比均增长14.8%。在投资资产的投资结构中,债券和定期存款占比分别下降1.8pct.和4.5pct.;而股票 投资占比上升了2.2pct.;非标投资占比18.8%,上升5.6pct.,然距离30%的红线尚有足够空间。2017年,公司投资资产实现净投资收益534.64 亿元,同比增长14.7%,主要是固定息投资利息收入及权益投资资产分红收入增加所致;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收入达到9.61亿元,同比增长19.8%。2018年3月30日公司公告以10.45亿元收购国泰君安所持有的国联安基金51%股权的交易已获得证监会核准,本次收购完成有利于公司丰富和拓展资产管理业务的服务面和业务领域,加快公司在资管业务的战略布局。

未来内含价值有望保持较快速增长,近期股价回落后未来业绩弹性吸引力开始显现。2017年公司寿险NBV达267.23亿元,同比增长40.34%,增速领先行业;公司整体内含价值达到2861.69亿元,同比增长16.4%。以公司2018年3月30日价格33.93元测算公司静态PEV仅为1.07。我们认为,市场对于公司未来业绩增速存在一定的预期差,2018年公司动态PEV或将低于1,公司未来的高业绩弹性值得重视。

盈利预测:考虑到公司NBV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内含价值保持较快增长的前提假设,我们调整公司2018、2019、2020年EPS预测值分别为2.03、2.68、3.18元,基于目前公司在上市险企中业绩弹性显著,我们继续维持其“推荐”的投资评级,以1.2倍18PEV调整公司目标价至45.47元。

风险提示:寿险新业务价值增速不及预期;寿险代理人规模增速及月人均新增保费下降;产险综合成本率上升;产险营收同比下降;资产管理投资收益率下滑等。

中国人寿:投资改善叠加精算调整,寿险龙头再创佳绩

中国人寿 601628

研究机构:西南证券 分析师:郎达群,刘嘉玮 撰写日期:2018-03-26

业绩总结:公司2017年度实现营业收入6531.95亿元,同比增长18.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22.53亿元,同比增长68.6%;实现基本每股收益1.13元,同比上升70.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49%,较2016年底增加4.33个百分点。

期交、续期双轮驱动,龙头保费增长无忧。公司2017年保费跨上5000亿关口达到5119.66亿元,同比提高18.9%,市场份额19.7%,继续稳居行业首位。其中,销售队伍总人力突破两百万,达到202.5万人。个险渠道在季均有效人力较2016年底大增29.8%的推动下实现保费收入3536.68亿元,同比增长25.4%。在公司压缩趸交,发展期交的产品策略下,首年期交产品贡献保费收入突破千亿,达到1131.21亿元,同比增长20.4%;首年期交保费占到公司长险首年保费的63.99%;续期保费收入2881.06亿元,同比增长28.9%,在总保费中的占比达到56.27%,同比提高4.35个百分点。

坚持价值导向,投资向好助推业绩回升。在保费延续较高增速和业务结构持续优化的推动下,公司2017年新业务价值达601.17亿元,同比大增21.9%,其中,仅个险渠道贡献的新业务价值就达到531.7亿元,占比接近90%。公司在2017年的蓝筹行情中把握住了市场投资节奏,增加了债权型金融资产和股票的配置比例,减少了定期存款和货币资金的持有量,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通过优化资产配置实现总投资收益1290.21亿元,同比增长19.3%,拉动综合投资收益率同比上升2.11个百分点至4.5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18-2020年EPS分别为1.30元、1.52元、1.84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保持17.16%的复合增长率。考虑到公司作为寿险行业龙头,受益于社会消费升级和养老健康政策红利催化,相较行业估值享有溢价空间,结合公司历史估值中枢,因此给予公司2018年1.33倍PEV估值,对应目标价37.76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保费销售或不及预期,代理人产能增长或低于预期,资本市场下行或使公司估值和压力面临双重压力。

新华保险2017年报点评:转型成效卓著,18年定调发展

新华保险 601336

研究机构:中泰证券 分析师:戴志锋,蒋峤 撰写日期:2018-03-26

事件:新华保险发布2017年报,2017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441.32亿元,同比减少1.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53.83亿元,同比增长8.9%;一年新业务价值120.63亿元,同比增长15.4%,内含价值1534.74亿元,同比增长18.6%。

价值增长符合预期,利润增速较三季报继续提升,预计2018年内含价值增长稳定,利润增长更具弹性。nbv增长15.4%主要由保障型产品增长使得新单结构优化、nbvmargin显著提升所推动,nbvmargin达到39.7%,同比提升17.3个百分点,主要系公司继续加大保障型产品销售,全年卖出健康险新单111.75亿元,同比增长12.4%,健康险在新单中的占比达35.1%,同比提升14.2个百分点。ev增长18.6%主要由新业务价值和期望收益稳定贡献,两者分别占期初ev的9.3%和9.7%,近三年两者对ev增长的贡献都稳定达到19%左右,预计2018年在险资投资环境中性假设之下ev仍能获得18-19%的增长中枢。2017年全年归母净利润增速为8.9%,较三季报5.3%提升3.6个百分点,预计主要为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曲线在四季度迎来拐点,使得准备金增提压力减轻所致,2017年因会计估计变更增提准备金达82.82亿元,较2017中期19.94亿元提升较多,结合内含价值报告中营运假设的13.79个亿负向变动,预计82.82亿的会计估计变更中包含对于死亡、发病率的假设调整,使得产品定价更为审慎合理。2018年利润将更具弹性,传统险折现率曲线预计提升15-25bp,准备金又增提转为至少不提,预计将提供50%以上业绩弹性。

长期交业务快速增长,业务结构继续优化,队伍发展方向明确。十年期及以上期交保费183.11亿元,同比增长29.6%,个险仍为长期交业务的主要渠道,个险渠道销售十年期及以上新单保费达180.44亿元,占98.5%,期交业务的积累将为公司续期拉动的格局继续夯实基础。相较2016年,保费、年期、产品结构继续优化,彻底甩掉趸交保费后,保费结构优化最显著,新单中期交占比由49.7%提升至87.4%;健康险占首年保费的比例达到35.1%,同比提升14.2个百分点,按照公司经营目标,2018年健康险销售目标继续提高,预计占新单将达到近50%的水平。公司2018年围绕“三高”队伍发展目标明确,预计随赋予权、传承权、跨地域业务发展权“三权”落地,队伍规模增长及举绩人力、举绩率等质量指标提升值得期待。

投资表现稳健,总投资收益率为5.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浮盈增多。2017年总投资收益率为5.2%,较2016年提升0.1个百分点,净投资收益率为5.1%,与去年基本持平,固收、分红息类收入、买卖价差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均有提升。资产配置上,增加权益配置,且在利率提升中把握长久期债券配置及非标配比。具体来看,权益配置略有提升,基金、股票合计占13.1%,较2016年提升1.9个百分点;非标占35.0%,较去年提升1.8个百分点;定期存款占比由去年11.7%降至6.1%。另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浮盈增多,其他综合收益由-27.41亿元转为正6.67亿元。

投资建议:看好公司2018年健康险销售及队伍发展,保障型业务的增长由于其较高的价值率,是各家公司新业务价值增长的要求使然;新监管之下预计规范、从严的监管尺度和要求会继续,行业发展生态利好规范经营的大保险公司;中性货币政策及外围升息预期之下预计利率仍能维持高位,利好保险股。预计公司2018-2020年每股内含价值分别为58.30、68.94、82.04元,同比分别增长18%、18%、19%,合理估值区间为1.2-1.3X18pev,“买入”评级。

相关阅读

Copyright© 中国时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