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因素共振引发煤炭反弹行情 四股或再接再厉
(原标题:去产能持续 库存回落 多因素共振引发煤炭反弹行情)
去产能持续 库存回落 多因素共振引发煤炭反弹行情
受“黑色系”期货上涨影响,昨日煤炭板块表现较为坚挺,板块内兖州煤业、昊华能源、阳泉煤业、平煤股份涨幅靠前。因前期调整较为充分,自4月12日大盘下跌,煤炭板块相对抗跌。
分析人士表示,从空间上看,煤炭板块指数自年内高点调整以来,累计跌幅达26.37%,技术上有超跌反弹需求。另外,港口动力煤价格上周止跌回升,库存有所回落。焦煤价格维持平稳,而近期钢价普遍温和上涨,社会库存有所下降,对焦煤需求形成拉动。
去产能仍将持续
日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资委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重点领域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通知》,部署推进重点领域化解过剩产能工作不断深化。《通知》明确了2018年再压减钢铁产能30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左右、淘汰关停不达标的30万千瓦以下煤电机组的目标任务,提出了持续深入开展钢铁去产能、不断提升煤炭供给体系质量、积极稳妥化解煤电过剩产能等重点工作。
对此,中金公司分析师表示,2018年计划继续退出1.5亿吨,与2017年目标相同,符合市场预期。
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2017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煤炭产能利用率达68.2%,同比提高8.7个百分点。在产能过剩依然严重的背景下,产能利用率的回升与化解产能过剩工作持续推进密不可分。2017年,我国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2.5亿吨,超额完成年初提出的1.5亿吨目标任务。
中银国际分析师表示,2017年煤炭行业实际去产能超出市场预期,去无效产能的同时加快先进产能释放使价格回归合理区间。
关注低估值龙头公司
此前,由于对宏观经济投资产业链的预期以及煤炭需求预期都过于悲观,导致板块自2月份以来持续调整。不过市场仍有不同声音,中信证券分析师认为,目前价格调整是短期高库存周期跌价淡季所造成的,实际需求并不差,全年煤炭供需平衡及均价维持高位的逻辑不会被破坏。
目前板块下跌过后,龙头公司估值已现明显的吸引力。在一季度业绩大概率向好、市场情绪修正、国企改革等因素的催化下,板块底部已至反弹可期。
渤海证券表示,预计煤炭板块触底反弹的时机逐步临近。从市场结构看,港口发运基本以长协煤为主,现货成交量不及港口作业量的十分之一,长协兑现仍占绝大多数,预计后期此情况仍将延续,由于长协价格基本稳定,因此大型煤炭企业的经营业绩受现货煤价下跌影响较小。建议积极关注动力煤板块中估值较低,业绩预期向好个股。另外,本轮煤炭价格下跌中炼焦煤呈现出明显的抗跌性,这得益于煤炭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起炼焦煤资源集中度的提高,也是我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复苏,煤焦钢产业链的两端表现较好的直接表现,预计这一趋势将继续延续,因此炼焦煤板块个股值得长期关注。
中煤能源:业绩不断改善 中长期值得关注中煤能源 601898
研究机构:安信证券 分析师:周泰 撰写日期:2018-03-22
事件:2018年3月20日,公司发布2017年年度报告。其中,2017年公司实现主营收入811.23亿元,同比增加33.7%;实现归母净利24.14亿元,同比增加19.1%。
点评:四季度业绩报亏,主因管理费用环比增52.87%:公司四季度主营收入实现213.30亿元,同比增11.43%,环比降5.99%;主营成本实现155.63亿元,同比增33.89%,环比降2.04%;归母净利实现-0.18亿元,同比降101.59%,环比降102.45%。从财报角度,公司四季度业绩报亏的主要原因为管理费用环比增52.87%。
煤炭业务量减价升,毛利率有所提高:报告期内,公司自下半年开始,个别矿井产量下降。其中,公司商品煤生产量实现7554万吨,同比降6.7%。其中,动力煤产量为6690万吨,同比降6.10%;炼焦煤产量为864万吨,同比降11.1%。2017年公司实现商品煤销量12927万吨,同比降2.33%。其中,自产煤内销实现7320万吨,同比降8.80%;自产煤出口实现9万吨,同比降78.05%;买断贸易煤实现4752万吨,同比降-1.51%;代理煤实现846万吨,同比增146.62%。价格方面。2017年公司自产煤综合销售价格实现501元/吨,同比增43.14%;买断贸易煤实现综合售价513元/吨,同比增54.05%。2017年,公司煤炭业务实现毛利219.44亿元,比上年158.22亿元增加61.22亿元,增长38.7%;毛利率为34.1%,比上年33.9%增加0.2个百分点。主因受益供给侧改革,煤炭价格整体抬升。
煤化工业务量价齐升,利润率有所下降:报告期内,公司聚乙烯产量实现49.8万吨,同比增38%;销量实现50万吨,同比增39.7%。公司聚丙烯产量实现47.8万吨,同比增37%;销量实现47.7万吨,同比增35.1%。公司尿素产量实现199.6万吨,同比增1.1%;销量实现229万吨,同比增15.7%。价格方面,公司2017年聚烯烃实现综合售价7677元/吨,同比增9.8%;聚乙烯实现售价8071元/吨,同比增5.6%;聚丙烯实现售价7264元/吨,同比增14.8%。尿素售价实现1444元/吨,同比增27.6%。甲醇实现售价2148元/吨,同比增43.6%。2017年,公司煤化工业务实现毛利35.11亿元,比上年33.49亿元增加1.62亿元,增长4.8%,主要是蒙大工程塑料项目本年投入生产影响。煤化工业务毛利率为27.6%,比上年31.7%减少4.1个百分点,主因煤炭、外购甲醇等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甲醇、聚烯烃装置检修等因素综合影响。
煤机业务销售回暖,利润率有所收缩:报告期内,公司煤矿装备业务的营业收入从2016年的40.29亿元增长37.4%至55.37亿元,扣除分部间交易后的营业收入从2016年的36.74亿元增长39.1%至51.09亿元,主要是煤矿装备市场回暖,主要产品销量同比增加。成本方面,2017年公司煤矿装备业务的营业成本从2016年的32.38亿元增长46.2%至47.34亿元,主要是煤机产品销量同比增加。利润方面,公司2017年煤矿装备业务实现毛利8.03亿元,比上年7.91亿增加0.12亿元,增长1.5%;毛利率14.5%,比上年19.6%减少5.1个百分点,主要是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综合影响。
业绩整体符合预期,未来继续看好:我们认为公司业绩整体符合预期。2018年煤炭行业供需格局有望继续维持紧平衡,价格有望维持高位。公司未来业绩有望不断改善。
投资建议:考虑未来母杜柴登和纳林河二号煤矿的投产以及涨价因素,同时假设公司2018年资产减值准备为5亿元,预计2018-2020年公司归母净利为45.94/55.35/62.32亿元,折合EPS分别为0.35/0.42/0.47。目前公司估值较低,给予“增持-A”评级,17XPE,6个月目标价5.80元。
冀中能源:吨煤净利低 业绩弹性大冀中能源 000937
研究机构:安信证券 分析师:周泰 撰写日期:2018-04-19
事件:2018年4月17日,公司发布年度报告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3.82亿万元,同比增加49.4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64亿元,同比增长336.25%。
点评
整体业绩符合预期,四季度业绩环比下降:测算四季度创造归母净利润2.23亿元,环比降低17.71%。我们认为主要由于环保限产导致以及落后煤矿关闭退出产生资产减值损失,以及部分费用在年底计提。
冶金精煤比重下滑: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原煤产量2753.22万吨,同比增长2.35%;合计生产精煤1319.50万吨,其中,冶炼精煤1042.65万吨,同比减少47.98万吨,同比降低4.40%,冶金精煤占比38%,较2016年的41%下滑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邢台矿(主产焦煤)产能核减(产能由210万吨核减为80万吨),受此影响,以后可能会常态化。但公司的精煤比例仍在行业中偏高,即便稍有下降,对业绩的影响不大。
受益煤价上涨,煤炭业务盈利能力回升:2017年公司商品煤综合售价为601.65元/吨,同比增长44.79%。测算吨煤销售成本445.83元/吨,同比上涨39.8%。售价增速高于成本端的增速,吨煤盈利能力继续提升,2017年煤炭业务毛利率为28.14%,较上年同期提高3.05个百分点。
非煤业务微利,电力业务亏损:非煤业务方面,生产焦炭136.97万吨,同比增长28.69%;生产玻纤制品7.27万吨,同比增长1.54%;发电6.09亿千瓦时,同比降低39.70%。由于煤价走高,电力业务成本高企,电力业务亏损,建材业务也由于同样原因毛利率下滑3.02个百分点。受益于焦炭价格走高,焦化业务继续盈利,2017年毛利率为8.99%,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综合测算,非煤业务贡献毛利2.13亿元,同比升高43.92%;毛利率6.46%,同比下降0.77个百分点。
吨煤净利低,业绩弹性大:以2017年归母净利润以及煤炭销量测算,2017年公司吨煤净利润为38.59元/吨,在行业中处于偏低水平,因此盈利弹性将大于其他公司。我们认为今年煤价中枢将继续上移,受益于煤价上涨,公司利润将进一步释放。
投资建议:公司地处冀中地区,由于缺乏铁路运输网络,而形成了价格高地。在煤价有望继续上涨的背景下,公司业绩有望释放,我们预计2018-2020年公司归母净利为14.99/15.31/15.9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2/0.43/0.45元/股。考虑到焦煤价格上涨,预计明年价格中枢将持续抬升,维持“买入-A”评级,6个月目标价6.30元,折合15倍PE(2018)。
风险提示:煤炭价格大幅下跌,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宏观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
山西焦化:收购优质焦煤矿股权 煤焦产业链全面布局山西焦化 600740
研究机构:东北证券 分析师:刘立喜 撰写日期:2018-02-07
山西焦煤集团控股的焦化业务整合平台,未来拟向煤制烯烃业务过渡。公司为中国最大焦煤集团控股,拥有焦炭产能360万吨以及30万吨焦油加工、20万吨焦炉煤气制甲醇、10万吨粗苯精制等生产能力,已形成完整的煤焦化及其副产品初加工的产业链,正在建设省级重点项目6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及其原料配套项目100万吨甲醇/年,逐步向高端煤化工企业演进。公司早在2011年就被定位为焦煤集团旗下焦炭业务的整合平台,山西焦煤集团旗下有山西焦化、山西焦炭、五麟焦化、西山煤气化、首钢京唐焦化五个焦化基地,焦炭产能1180万吨/年,神华国电合并,山煤国际等公司逐步剥离亏损业务,大同收购塔山矿股权等事件预示煤炭企业国企改革走入快车道,未来集团焦炭业务整合值得期待。
收购优质焦煤矿中煤华晋股权向产业链上游拓展,利润有望持续增厚,资产负债率降低,成为煤炭改革新方向。公司并购中煤华晋49%股权,其余51%股权为中煤能源控股。中煤华晋为总产能1,020万吨/年的优质焦煤矿,2017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61.01亿元,归母净利润21.69亿,盈利能力远超同类上市公司水平,预计未来将为公司带来较为可观的投资收益。同时此次交易将降低公司资产负债率水平,截至2017年9月30日,山西焦化总资产112.74亿元,总负债86.01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6.29%,而根据2017年9月30日的山西焦化备考合并报表,本次交易完成后,山西焦化总资产177.58亿元,总负债90.95亿元,资产负债率下降至51.22%。符合国家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改革思路。同时作为本轮煤炭国企改革中煤焦产业链重组的首次案例给予之后煤企改革提供新的思路方向。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17/18/19实现EPS分别为0.11/1.13/1.35元,对应PE分别为128.09/12.47/10.44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环保政策趋严,粗钢产量下降。
阳泉煤业:无烟煤龙头标的 国企改革值得期待阳泉煤业 600348
研究机构:东北证券 分析师:刘立喜 撰写日期:2018-03-08
无烟煤稀缺标的。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山西省国资委,目前主力生产矿井为一矿、二矿、平舒公司、开元公司、新景矿公司和景福公司六个生产矿井,年生产能力达3000多万吨,近年来产量稳步在约3000万吨水平,公司2015年、2016年、2017年上半年原煤产量分别为3320万吨、3250万吨、1735万吨,产量释放较为平稳。阳泉煤业煤种以优质无烟煤、贫瘦煤为主,是国内知名的无烟煤生产基地,收入结构主要包括煤炭(洗末煤、洗块煤、喷吹煤和煤泥)、供电和供热业务,其中洗末煤主要用于五大发电集团企业,块煤主要用于阳煤集团旗下化工企业,喷吹煤主要用于河北和东北钢厂,产品种类较为齐全,长协占比较多。
产能置换化稳步推进。公司于2017年7月13日公告,公司拟置产能指标937.6万吨/年,利用淘汰产能指标,加速新建产能投产,促进升级转型。产能购置计划具体为:利用泰昌公司(100%权益)关闭后的产能指标18万吨/年;收购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关停置换指标561万吨/年(该项交易构成关联交易);收购外部市场购置换指标358.6万吨/年。截至2017年7月13日公告,公司已和外部市场签订购置协议87.7万吨/年,还有270.9万吨/年有待寻找转让方。产能置换稳步推进为后续产量增量提供有效保证。
阳煤集团旗下优质资产众多,国企改革值得期待。山西省国资委将2018年确定为国企国资改革深化年,近期山西主要煤炭企业提质增效措施频繁,公司控股股东阳泉煤业集团是全国最大无烟煤生产企业和冶金喷吹煤生产基地,煤炭板块拥有煤矿48座,保有储量200亿吨,煤炭产能1亿吨,也是山西三大铝工业基地之一,现有总资产2139亿元。阳泉煤业作为公司控股股东阳煤集团煤炭板块唯一上市平台,未来国企改革值得期待预计公司2017-2019年EPS分别为0.68元、0.62元、0.74元,对应PE为11.94x、13.10x、10.97x,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投放速度超预期,发改委限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