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刻网

首页 > 财经 > 板块聚焦

国务院批复雄安新区规划纲要 八股蓄势待发

来源:互联网

相关专题:【雄安新区规划落地!4个方向带你走进“未来之城”】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的批复公布。批复指出,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北京新的两翼,有利于有效缓解北京大城市病,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为契机推进张北地区建设形成河北两翼,有利于加快补齐区域发展短板,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水平。

批复强调,科学构建城市空间布局。雄安新区实行组团式发展,选择容城、安新两县交界区域作为起步区先行开发并划出一定范围规划建设启动区,条件成熟后再稳步有序推进中期发展区建设,划定远期控制区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要坚持城乡统筹、均衡发展、宜居宜业,形成一主、五辅、多节点的城乡空间布局。起步区随形就势,形成北城、中苑、南淀的空间布局。

批复指出,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坚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刚性约束条件,科学确定雄安新区开发边界、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开发强度。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雄安新区蓝绿空间占比稳定在70%,远景开发强度控制在30%。要合理控制用地规模,启动区面积20至30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

批复表示,有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要重点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和人口转移。积极稳妥有序承接符合雄安新区定位和发展需要的高校、医疗机构、企业总部、金融机构、事业单位等,严格产业准入标准,限制承接和布局一般性制造业、中低端第三产业。要与北京市在公共服务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引入优质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完善配套条件。要创新政策环境,制定实施一揽子政策举措,确保疏解对象来得了、留得住、发展好。

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方面,批复指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高起点布局高端高新产业,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加强与国内外一流教育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合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制定特殊人才政策,集聚高端创新人才,培育创新文化和氛围。创新科技合作模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及综合运用,构建国际一流的创新服务体系。

在建设宜居宜业城市方面,批复表示,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和房地产市场调控长效机制,严禁大规模房地产开发。优化调整雄县、容城、安新3个县城功能,妥善解决土地征收、房屋拆迁、就业安置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在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上,批复要求,雄安新区要加强同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等城市的融合发展,与北京中心城区、北京城市副中心合理分工,实现错位发展。要按照网络化布局、智能化管理、一体化服务的要求,加快建立连接雄安新区与京津及周边其他城市、北京新机场之间的轨道和公路交通网络,构建快速便捷的交通体系。要加强对雄安新区及周边区域的管控力度,划定管控范围和开发边界,建设绿色生态屏障,统一规划、严格管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批复强调,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要把改革开放作为雄安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总结吸收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经验成果,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探索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路径。对符合我国未来发展方向、对全国起重要示范带动作用、对雄安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在新区先行先试,争取率先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率先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和考核体系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全国提供示范。

荣盛发展:高杠杆拿地高销售回款,持续深耕三四线城市

荣盛发展 002146

研究机构:申万宏源 分析师:王胜 撰写日期:2018-04-17

业绩高增长,略超预期。公司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387.0亿元,同比增速26.4%,归母净利润57.6亿元,同比增速38.9%。归母净利率14.9%,同比增加1.4pct;加权ROE22.4%,同比增加3.7pct,主要系盈利能力与杠杆率提高所致。

销售规模创新高,销售均价首次突破1万元/平米。受京津冀调控影响,公司商品房销售面积较低为635.6万方(+5.6%),销售金额679.3亿元(+32.6%),销售均价1.07万元/平米(+25.6%),布局区域土储大幅升值。公司销售额权益占比较高约为95%,现金回款率达90%,同比下降5pct,权益比例与回款率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业绩锁定性强,预计2018年竣工面积与结算均价再上台阶。公司2017年竣工面积369万方,同比下降31%,2018年计划完成竣工面积692万方,同比增速88%,预计结算面积将同步提速。2017年公司结算均价为7575元/平米,为销售均价的71%,预计未来3年结算均价提升空间较大。公司预收账款为670.0亿元,为结算金额的1.9倍,业绩保障性充足。

土地储备3495万方(30%位于京津冀),可满足未来三年新开工需求。公司拿地力度远高于行业均值,2017年新增土储权益建面1109万方,为销售面积的1.7倍,平均楼面价仅2051元/平米,盈利能力有所保障。公司2017年新开工面积882万方(+46%),2018年计划新开工971万方(+10%),从库存看2018年已开工未售面积较高。同时受京津冀调控政策影响,2017年去化率下降,预计为底部。因此我们认为2018年公司在推盘量与去化率两端均存在边际改善,预计销售面积实现逾30%增速,公司2018年销售目标880亿元,目标的实现需重点关注销售均价的变化。

公司秉持高杠杆经营战略,经营现金流首次由负转正。2017年公司资产负债率84.7%(+2.0pct),净负债率125%(-3pct),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22.7亿元,前期-36.9亿元,公司全年现金及等价物净增加47.9亿元。公司全年新增信贷融资额471亿元,综合融资成本6.5%,其中银行贷款占比44%。

多板块共同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果。荣盛康旅初步形成国际度假区业态模式,全年签约47.6亿元,回款37.7亿元;荣盛兴城新签订5份产业园区开发协议,实现园区土地平整收入18.7亿元;金融板块,振兴银行开业运营,泰发基金累计资管规模达286亿,新增72亿。

维持增持评级,上调盈利预测。公司深耕城市圈三四线城市,销售均价显著上升,考虑到2018年京津冀调控存在边际放松,公司可售货值充足、销售去化有所改善,维持增持评级。

叠加公司计划竣工面积增速达88%,业绩结算步入集中期,因此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8-20年归母净利润74.6/95.5/122.8亿元,同比增速30%/28%/29%,对应EPS分别为1.72/2.20/2.82元(原预计公司2018-19年归母净利润62.3/70.6亿元,2020年盈利预测为新增)。

华夏幸福:稳健增长凸显价值,异地复制将迎业绩爆发期

华夏幸福 600340

研究机构:申万宏源 分析师:王胜 撰写日期:2018-04-03

业绩稳步增长,产业新城业务放量,营收结构进一步优化。公司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596.4亿元,同比增速10.8%;实现归母净利润87.8亿元,同比增速35.3%,业绩稳定增长符合预期。公司期末总资产3758.6亿元,同比增速50.4%;期末归母净资产为371.0亿元,同比增速46.3%,公司运营规模加速扩张。分业务收入看,产业发展服务业务收入达230.9亿,同比增长110.4%;产业新城业务总计实现收入284.6亿元,占比47.7%,同比上升15.6pct,营收结构持续改善。

新增签约投资额1650.6亿元,环上海区域异地拓展顺利,业绩爆发可期。2017年公司园区内新增签约投资额1650.6亿元,同比增长47.1%;同期签约入园企业635家,同比增长45.6%,公司产业招商能力持续领先。分区域来看,嘉善区域新签投资额达136亿元,同比增长219%;来安区域新签投资额达80亿元,同比增长77%。公司在长三角地区的异地复制持续推进,嘉善、来安作为杭州及南京区域的标杆园区,未来有望贡献卓越业绩。公司环上海区域收入达75.4亿元,同比增长157.4%,已经成为公司业绩核心增长点;毛利率为36.0%,同比改善18.5%,标杆园区逐步成熟带动业绩爆发。

销售业绩显著回暖,均价提升带动地产业务毛利率复苏。2017公司实现销售额1,522亿元,同比增长26.50%;累计销售面积951.2万平米,与16年持平,销售均价为12,621元/平米,同比增长19%,15-17年均价持续提升。公司地产业务毛利率同步复苏,当期为22.3%,同比改善4.7pct。据申万宏源地产统计,2017年公司累计新获取住宅用地超400万方,平均地面价约2930元/平,优势拿地能力将带动未来毛利率进一步回升。

充足预收账款及存货保障未来业绩;货币资金充足,负债率持续走低。2017年期末公司预收账款为1324.8亿元,同比增速29.2%,预收账款/营业收入比例为2.22,公司业绩确定性持续增强;期末存货为2297.9亿元,同比增速56.0%,实际可结算货值充足。公司财务状况稳健,货币资金期末值为681.1亿元,同比增长49.7%;资产负债率为81.1%,同比下降3.7pct;净负债率为59.8,同比下降7.0pct,负债率持续平稳下降。

投资建议:维持增持评级,上调盈利预测。公司营收及利润增速符合预期,产业新城业务持续放量凸显护城河深度,长三角区域18年将迎来销售业绩爆发期。预计2018-20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19.1/164.0/219.4亿元(原预计18-19年归母净利润为120.3/152.2亿元,20年为新增),同比增速为35.6%/37.7%/33.8%,对应每股EPS 为4.03/5.55/7.42元。

风险提示:京津冀区域地产调控趋严;房企融资趋紧。

招商蛇口:业绩靓丽,扩张积极

招商蛇口 001979

研究机构:平安证券 分析师:杨侃 撰写日期:2018-04-16

事项:公司公布2018年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一季度归母净利润55~57亿,同比增长159%~169%,对应EPS为0.70~0.72元。

平安观点:

结算增长叠加资产整体转让带动业绩高增。公司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因:1)双玺等高毛利率项目结算带动社区开发业务结转毛利同比增加约23亿元;2)资产整体转让收益同比增加约8亿元。考虑2017年末预收账款同比增长4.9%至550.6亿,为2017年实际营收的82.6%,加上2018年30.8%的竣工高增长计划,奠定2018年业绩高增长基础。

销售平稳增长,全年可售充足。公司一季度实现签约销售面积148.9万平,同比增加8.4%;签约销售金额313.1亿元,同比增加18.1%;销售均价21028元/平米,较2017年全年均价增长6.3%。公司全年货值2650亿(新增2090亿),其中一季度新增占比仅13%,随着二季度推盘高峰来临,预计销售增速将逐步回升。公司2018年目标1500亿,同比增长33%,考虑充足货量,超额完成目标概率大(仅需57%去化率)。

拿地积极,扩规模意图明显。公司贯彻投资聚焦一二线核心城市,重点拓展战略重镇的土地储备,一季度在杭州、天津、佛山等地新增建面361万平,同比增长211%,远超同期销售。总地价294亿,占同期销售金额比重94%;平均地价8147元/平米.,仅为同期销售均价的38.7%;权益建面210万平,权益占比58%。公司目前总土储超2500万平,近60%位于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三大都市圈,优质土储保障销售有质量增长。

投资建议:维持业绩预测,预计2018-2019年EPS分别为2.0元和2.57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1.2倍和8.7倍。公司汇聚原招商地产和蛇口工业区优质资源,短期深圳大量地产优质资源集中释放,奠定业绩增长基础,中长期园区开发及邮轮业务值得期待,且持续受益前海自贸区及粤港澳大湾区政策春风,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中科曙光:硬件业务上游拓展,云计算业务蓄势待发

中科曙光 603019

研究机构:东北证券 分析师:闻学臣 撰写日期:2018-03-26

公司发布2017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62.94亿元,同比增长44.36%;利润总额3.71亿元,同比增长32.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9亿元,同比增长37.71%;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6亿元,同比增长23.04%。

事件点评:

营业收入大幅增长,综合毛利率略有下降。公司营业收入大幅增长44.36%,主要归功于高端计算机产品的业绩释放,报告期内,高端计算机产品营收上涨50.64%,占总营收比重上涨至80.44%。利润增速低于营收增速主要由毛利率下降所致,2017年综合毛利率为17.41%,去年同期毛利率为20.86%,进一步分析,在公司三项主营业务中,主营业务高端计算机产品毛利率下降3.11%,毛利率下降系原材料成本增长所致,其他两项业务毛利率均有所提升。

向上游延伸,打开硬件产品毛利率上升空间。2017年1月,国家发改委同意公司筹建“先进微处理器实验室;2017年9月,公司子公司获批核高基重大专项超级计算机处理器研制;2017年2月,公司与业界领先厂商Promise合资成立存储公司。系列动作表明公司正在积极向上游拓展,突破核心技术困局。

由硬件设备提供商向数据综合服务商进军,云计算与大数据业务蓄势待发。公司先后提出了数据中国战略、数据中国加速计划数据中国智能计划,以百城百行为基础,致力于打通城市云与行业云之间的壁垒,构建一张城联网,形成一张覆盖广、数据多、应用全的虚拟云数据网络。当前公司已经在30多个城市部署了城市云计算大数据中心,我们认为该项业务正蓄势待发,有望成为下一个增长点。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18/2019/2020年EPS0.64/0.87/1.16元,对应PE71.94/53.48/39.81倍,维持增持评级。

北新建材:18q1预增210%~260%,公司石膏板有望继续提价

北新建材 000786

研究机构:平安证券 分析师:严晓情 撰写日期:2018-04-16

18Q1业绩靓丽,奠定全年高增长基础:公司18Q1业绩靓丽,主要得益于公司石膏板销售均价同比大幅提升,据我们估计目前石膏板均价在6.3元左右,同比增长42%;销量方面,受春节假期影响,我们预计公司18Q1石膏板销量与17Q1基本持平。我们认为随着下游房地产逐步复工以及成本端废纸提价,公司石膏板有望延续量价齐升,助力2018年业绩延续高增长。

废纸进口缩减推升国废/外废价格,石膏板有望继续提价:受外废进口限制政策影响,2018年以来我国外废进口审批/进口量大幅缩减:18年以来环保部批复废纸进口数量879.25万吨,YoY-68%;今年1-2月,我国进口废纸251万吨,YoY-46%。废纸进口缩减迫使纸企加大国废使用量,推升国废价格。截止本周,我国广东/江浙沪/山东等地区的国废到厂价较2017年年底分别上涨了24%/8%/7%。废纸涨价沿“废纸-护面纸-石膏板”的路径向下游传导,3月份至今我国石膏板企业已进行两次提价,预计较年初上涨10%左右。我们认为外废进口受限导致国废价格淡季不淡,随着未来废纸消费旺季到来,公司石膏板有望继续提价,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环保趋严助推石膏板行业集中度提升,公司石膏板定价权不断巩固。废纸供应缩减推升废纸/护面纸价随着废纸消费旺季到来,公司石膏板有望再次提价,助力公司2018年延续高增长。维持业绩预测,预计公司2018-2020年EPS为1.91元、2.29元和2.62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13.0倍、10.9倍和9.5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房地产投资大幅下行导致石膏板需求萎缩:石膏板的下游应用主要为房地产,如果未来房地产投资大幅下行,石膏板需求将出现萎缩,导致石膏板价格下滑;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公司盈利能力降低:石膏板的成本结构中脱硫石膏、护面纸与燃料(天然气/煤炭)占比较高,如果未来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公司的成本压力无法及时向下游传导,将导致公司盈利能力降低;环保政策执行不及预期致石膏板价格下跌:2017年以来环保政策加码助推石膏板行业小产能退出,公司充分受益,如若未来石膏板行业环保政策执行不及预期导致小产能复产,将引发石膏板价格下跌。

东方雨虹:成长“含金量”十足

东方雨虹 002271

研究机构:广发证券 分析师:邹戈,徐笔龙,谢璐 撰写日期:2018-03-02

公司披露业绩快报:2017年实现收入101.94亿元,同增45.6%;实现归属净利润12.44亿元,同增21.0%;其中Q4单季度实现收入32.23亿元,同增46.4%,实现归属净利润3.76亿元,同增21.9%。

收入高增长,受益于地产景气和行业集中度提升。2017年收入增速45.6%,为上市以来第三高水平(仅次于2010年的139%和2008年47%,而当年的基数很低),分季度来看,Q1为45.91%、Q2为48.46%、Q3为41.71%、Q4为46.4%,一直保持强劲增长,高基数基础上高增长,成长的含金量高;

背后原因,受益于下游房地产市场景气度好,同时开发商集中度快速提升驱动防水行业集中度提升,优质公司增速更快;展望2018年,房地产景气度虽将放缓但大幅变差概率很低,集中度继续快速提升将延续,公司在行业内突出的品牌、规模、资金、渠道优势,是大开发商共同唯一选择,防水业务收入快速增长有望持续。

毛利率受原材料影响,但相比对手盈利能力强,未来回落空间有限。关于盈利能力,首先和自身比较,Q4利润率14.03%,环比Q3的16.78%,下降2.75个百分点,主要是毛利率环比下降所致;其次和竞争对手相比,最近5年基本都保持相同的变化趋势,主要是因为原材料价格变化所导致,但同时东方雨虹有更强的盈利能力,显示其规模效应和管理带来的竞争优势,从历史经验来看,4季度毛利率已处于合理区域,预计再回落空间有限。

新业务开始加速,看好防水零售和建筑涂料业务。2018年公司防水零售业务和建筑涂料值得期待,防水零售业务已步入产出期,渠道布局和营销投放效应在2018年将继续显现,预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建筑涂料项目渠道共享效应明显,若投产顺利,预计2018年将开始逐步贡献业绩。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在品牌、规模、资金、机制、渠道多维度构筑起综合竞争力,份额提升(防水)、品类扩张(装饰涂料)的中线成长逻辑清晰,对标国际巨头(比如西卡、德高)来看,成长天花板依然很高。我们预计2017-2019年EPS分别为1.41、1.99、2.74元/股,按最新股价对应PE估值分别为29倍、20倍、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大幅下滑、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新产品进展低预期。

相关阅读

Copyright© 中国时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