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矿土壤环境管理草案原则通过 四股或率先发力
(原标题: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草案获原则通过)
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草案获原则通过
4月12日,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在京主持召开部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废止有关排污收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草案)》《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草案)》。
会议认为,《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草案)》的制定是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的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源头预防、全过程管理以及强化风险管控的工作思路,对推动落实土壤污染防治各项任务,打好净土保卫战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强调,要以这一部门规章出台为契机,进一步配合做好《土壤污染防治法》制定工作。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积极谋划打好净土保卫战,确保“土十条”各项任务如期完成,推动土壤环境管理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永清环保:危废版图再下一城 抢占西南优质资产永清环保 300187
研究机构:光大证券 分析师:王威,陈俊鹏,郑小波 撰写日期:2018-02-09
事件:公司拟以合计1.59亿元收购上海得陇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及杭州丰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100%股权。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公司将持有上海得陇与杭州丰地100%股权,并间接持有云南大地丰源环保有限公司(目标公司)66%股权。目标公司所获批危废处置规模3.3万吨/年,包括9000吨/年的焚烧、10000吨/年的填埋、10000吨/年的物化、4000吨/年的综合利用。
危废项目再下一城,并购整合加速。17年12月,公司收购优质危废标的江苏康博,致力于依托康博的团队、技术及运营经验,把危废打造为第二主业。此次公司拟以1.59亿间接收购云南大地丰源66%股权,是继康博后的又一危废项目,以此布局西南市场,离上次收购仅仅过去一个月,可见团队的高执行力。目标公司是昆明危废处置中心的法定运营商,以特许经营方式处置昆明及周边地区的危废,特许期25年,其兼具焚烧、填埋、物化及综合利用资质,共可处置37大类危废品种,是目前昆明市处置种类最多、且唯一具备焚烧、填埋的稀缺危废处置项目。加上江苏康博,公司目前在手危废规模7.1万吨/年,未来将继续加码,收购优质危废资产。
进军西南危废市场,有望增厚危废业绩。公司此次收购云南大地丰源,打开西南市场,进一步做大危废版图。根据云南省环保厅2016年8月发布的《云南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规划(2016-2020年)》,预计到2020年,全省危废产生量达560万吨,其中自行利用处置329.5万吨,利用处置132万吨。目前云南省已发许可资质的危废处置企业66家,共许可规模282.2万吨,资源化里面光H48类就有200万吨,而无害化仅3家,许可规模11.4万吨。根据《规划》,云南H48(有色金属冶炼物)处置产能富余127万吨,而H1、8、18、24、25、29、49主要依靠无害化处置的共有缺口38万吨,昆明危废处置中心是《规划》中的云南三大危废处置中心之一,资质稀缺,目标公司2017年1-10月实现净利约1021万元,预计在产能稳定达产后,利用率逐步提升,业绩贡献将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维持“买入”评级:维持对公司17-19年净利润的预测,分别为1.54亿、3.79亿和5.17亿元,对应EPS 为0.24、0.50、0.68元(18、19年考虑定增摊薄),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为15元。
风险提示:公司收购目标公司后,存在一定的整合不达预期风险。
高能环境:转债发行获核准 管理层数轮增持显信心高能环境 603588
研究机构:东吴证券 分析师:袁理 撰写日期:2018-04-12
公司层面:订单持续落地+充足资金保障,全年业绩高增长可期:今年一季度以来,公司中标项目不断:根据公司公告,1月9日作为联合体施工方中标武汉市智造园北区污染场地修复项目,(金额为1.02亿、工期为721天);1月15日,中标杭州南郊化学、电镀厂(A、B)地块土壤及地下水修复工程(金额为0.64亿、工期为180天);1月10日签署临邑项目(总投资为6亿元,其中一期投资规模为4亿元,处理规模为800吨/日);3月24日,中标签约常德(金额为0.50亿元,工期为240天)、重庆(金额为0.63亿元,工期为120天)、灌云(金额为0.52亿);4月2日,签署乐山高新区静脉产业园项目(总投资约11亿元、第一期投资约5亿元,新建6万吨/年规模危险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根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公司自2018年以来,新签工程类订单金额合计超过5亿元、投资运营类订单接近10亿元,考虑到工程类订单的工期普遍为0.5-2.0年,公司8.4亿转债募集资金到手后,饱满项目+充足资金,为全年业绩高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行业层面:多因素造成2017年订单释放不及预期,2018年开始行业空间有望逐步打开:
1)2017年,政策、监管、项目等多方面因素造成行业释放进度不达预期:政策:《土壤污染防治法》和相关行业标准出台时点慢于此前市场预期,已出台的部分政策并没有严格量化标准指标,所以在缺乏行业政策引导和标准规范的情况下,行业订单释放速度有所放缓。
监管:环保部已经划分为了气、水、土司,但是在地方政府层面,还没有成立专门的土壤处或者相应的其他监管部门,再加上一些部门领导经历人事的更迭之后,项目在基层操作层面遇到了一些阻碍。
项目:2017年开始,土壤修复项目单体规模和金额都更大,因此由项目转换为订单落地的周期更长、流程更复杂。
2)我们判断,土壤修复行业空间有望于“十三五”中后期逐步打开:
1、“土十条”明确要求,在现有相关调查基础上,2018年底前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2020年底前掌握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中的污染地块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
2、环保部土壤环境管理司司长邱启文表示,目前环保部正在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截至2017年上半年,中央财政下达财政预算约146亿,支持地方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3、我们在追踪行业信息和走访土壤修复企业时发现,从2017年二季度开始,土壤调查类订单数量和规模明显增加,截至目前调查+评估+治理项目合计500个左右,其中调查+评估项目约占到50%以上,与此同时治理项目增速逐渐下降。
因此我们预计,2017-2018年将是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类项目集中释放的阶段,等到土壤详查行动基本完成、调查信息搜集完毕,伴随着《土壤污染防治法》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技术标准和政策细则的落地,土壤修复市场有望于“十三五”中后期开始集中释放。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土壤修复行业政策、空间、项目落地速度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我们预测公司2018、2019年实现EPS0.44、0.52元,对应PE26、2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土壤修复项目拓展低于预期;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博世科:净利增长近3倍 业绩保持高增态势博世科 300422
研究机构:东莞证券 分析师:黄秀瑜 撰写日期:2018-04-10
订单充裕,经营业绩保持快速增长。公司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14.69亿元,同比增长77%,实现归母净利润1.48亿元,同比增长136%。2018年1季度,公司继续稳步推进市场拓展、项目建设、成本管控、加大回款力度,部分在手订单确认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大幅增长,归母净利润增长近3倍,经营业绩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公司自上市以来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经营业绩也呈加快增长趋势。目前从事行业已拓展至市政供排水一体化、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流域治理、乡镇污水处理、土壤修复等多元领域,同时走出广西地域局限,逐步实现全国性覆盖。截至目前公司在手订单约100亿元,能支撑后续业绩继续实现高增长。
污水处理领域业务布局齐全。公司起先是国内轻工行业污水处理领域的一线品牌,近年来业务市场快速拓展至市政供水和污水处理、黑臭水体修复和流域治理,该领域订单实现快速增长,乡镇污水处理领域也实现突破。拥有包括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处理、难降解废水深度处理、制浆造纸清洁漂白二氧化氯制备、ACM生物反应工艺等核心技术。预计2018年公司在水体修复领域的业务仍将获得快速增长。
土壤修复业务静待市场放量。公司属于国内少有的土壤修复专业企业之一,拥有技术储备和综合服务优势。2017年初收购加拿大瑞美达克土壤修复公司,布局油田污染处置及地下水修复领域。后续相关政策逐步完善有助于加快市场释放,未来5年有望逐步进入放量增长期。
一站式环境治理服务平台有助于项目拓展。2017年公司环境服务板块形成了以环境设计咨询、环评、检测三大功能的环境服务业平台,打通公司检测、环评、设计咨询、工程实施、投融资运营的全产业链,目前已在全国8个省完成布局,预计2018年完成15个省布局。
投资建议:维持“推荐”评级。预计2017-2019年EPS分别为0.42元、0.73元、1.17元,对应PE37倍、21倍、13倍。公司是PPP弹性标的,小市值高成长,目前估值偏低,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进度低于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回款风险。
蒙草生态:一季报业绩预告稳增 全年高成长无虞蒙草生态 300355
研究机构:新时代证券 分析师:王小勇 撰写日期:2018-04-11
事件:
公司发布2018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2017年1-3月实现归母净利润1375.16-1718.96万元,上年同期为1145.97万元,同比增长20%-50%。
点评:
工程项目进展顺利,一季报业绩预告稳增: 公司2018年第一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1375.16-1718.96万元,归母净利同比增速达20%-50%,业绩稳步提升;考虑到本期实现非正常性损益513万元,上年同期为502.98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同比增速达到34.1%-87.6%,同比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报告期内公司经营状况良好,项目工程进展顺利,公司一季度业绩预告靓丽,将为全年业绩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在手订单十分充裕,推动业绩持续高成长:
公司2018年1-3共新签项目合同金额21.16亿元,其中PPP项目订单16.90亿元,占全体项目的79.87%。2017年以来新签订单合同共计433.51亿元,相对2018年预计营收91.75亿元,订单收入保障比约为4.72,在手订单十分充裕,保障公司未来业绩持续高成长。同时公司自2016年以来与地方政府签订的框架协议高达538.70亿元,规模十分庞大,且由于公司在土地沙化治理领域的护城河,框架协议转化为订单确定性极强,为未来订单持续高速落地提供支撑。
多种融资模式并行,保障PPP项目顺利实施:
2017年12月13日,公司拟联合内蒙古东汇健康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和信汇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设立阿拉善盟中野碧芳投资中心产业基金,规模暂定2.2亿元,为公司生态修复PPP工程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今年1月29日,公司拟在中国境外发行不超过2亿美元债券,期限3年,本次发行将进一步改善公司债务结构、拓宽融资渠道,保障公司承接PPP项目的顺利落地及实施。
23号文监管之下,民企生态环保PPP龙头或将受益:
近日财政部下发了财金【2018】23号文,重点对金融企业参与国有企业、地方政府、PPP以及政府融资平台的投融资行为进行了要求,对国有企业及地方政府参与PPP项目建设的行为监管进一步加强。我们认为,随着新一轮监管的执行,未来民企参与PPP项目占比将进一步提升,生态环保等契合生态文明建设的PPP项目占比也将逐步扩大,融资方式灵活、承接的PPP项目质量高的民企生态环保PPP龙头公司或将受益。
财务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17~2019年实现归母净利8.53/12.71/18.01亿元,同比增长151.5%/49.0%/41.7%,对应EPS为0.53/0.79/1.12元。当前股价对应2017~2019年的PE为19.3/12.9/9.1,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PPP项目拓展及落地不及预期,回款风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