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钢铁行业一季度业绩超预期 四股或再接再厉
(原标题:价格高位运行 水泥钢铁行业一季度业绩超预期)
价格高位运行 水泥钢铁行业一季度业绩超预期
9日晚间,海螺水泥发布了亮丽的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一季度公司预计净赚47亿元,同比增长120%。比海螺水泥增长更猛的是华新水泥。当晚该公司公告称,预计一季度业绩同比增幅为420%至470%。有水泥行业人士表示,整个行业迎来了效益最好的年份,“都说去年是历史上最好的,看来今年有可能比去年还要好。”
水泥行业的效益确实令人动心。以龙头公司海螺水泥为例,公司2017年度净赚158.5亿元,同比增长85.87%,这也是公司历史上最好的盈利水平。据预告,今年一季度,海螺水泥预计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加25.84亿元,同比增长120%,去年一季度公司净利润为21.53亿元。
利润增长的动力在哪儿?海螺水泥公告,报告期内,受益于公司产品销价同比涨幅较大,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使公司净利润同比大幅上升。
上证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刺激涨价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错峰生产的政策,减少了市场的供给;二是去年底,华东地区在旺季加强了环保核查,导致水泥价格大幅上涨,“涨上去之后就一直维持在相对高位”。
据中国水泥研究员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国水泥价格指数(CEMPI)环比上涨6.95%,涨幅较去年四季度大幅趋缓,但整体价格依然较高。与2017年同期相比,一季度CEMPI同比上涨36.2%,单季同比涨幅也创出近年新高。
受益于涨价的水泥上市公司纷纷报喜。除了海螺水泥外,华新水泥9日晚间预告,一季度业绩将增加4亿元至4.5亿元,同比增幅为420%至470%。去年一季度,华新水泥净利润为9500万元。再如万年青,预计今年一季度盈利2.23亿元,同比增长33倍!还有福建水泥,预计一季度盈利8600万元左右,去年同期公司亏损4354万元。
除了水泥外,同样受益涨价的还有钢铁。
韶钢松山9日晚公告,预计今年一季度盈利8.6亿元,同比增长约411%。公司称,2018年初,钢铁行业受北方环保限产、冬储启动等因素的影响,钢材价格维持在较高水平。春节后在需求释放较晚、库存快速攀升等不利因素影响下,钢价下降明显。针对市场波动,公司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始终坚持低库存策略,并大力推进降本增效和产品结构优化工作,仍然保持了较好的盈利水平。
华菱钢铁一季度效益也出现大幅增长。据公司9日晚公告,预计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4亿元至16亿元,去年同期公司净利润为3.1亿元。公司称,一季度宏观经济和钢铁行业运行保持基本稳定,尽管钢材价格环比回调,但是钢铁行业仍有较好的盈利水平。
凌钢股份也于9日晚间披露,预计今年一季度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加0.88亿元,同比增长53%左右,去年一季度公司净赚1.67亿元。公司称,受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取缔“地条钢”和环保限产影响,报告期钢材市场持续高位运行。
有接受记者采访的券商研究员表示,无论水泥还是钢铁,受益于供给侧改革,去年价格一直维持着上涨的趋势,今年一季度价格虽稍有回落,但仍远高于去年同期,企业盈利水平同比也都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结果就是淡季不淡。
水泥和钢铁后市还有涨价空间吗?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研究员认为,主要仍取决于政策的力度,尤其是环保政策,目前来看,政府推动去产能的决心和力度都相当大,环保部门也多次明确表态将进一步加大核查力度,这也使得相关龙头企业有了稳住价格的底气。
海螺水泥:盈利提升 扩张持续
海螺水泥 600585
研究机构:国海证券 分析师:谭倩 撰写日期:2018-03-26
海螺水泥发布2017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753.11亿元,同比增加34.65%;归属净利158.55亿元,同比增加85.87%;扣非后归属净利140.78亿元,同比增加83.28%;每股盈利2.99元,同比上升1.38元/股。
销量增长,价格大幅提升。2017年公司水泥和熟料合计净销量2.95亿吨,同比增长6.6%。其中,东部、中部、西部销量增长,南部区域为积极应对新增产能投放对市场的影响,销量小幅下降。经测算,2017年公司水泥熟料吨收入247元,同比上涨50.5元/吨,与2010年吨收入248元基本持平,低于2011年吨收入305元。全收入口径下,2017年第四季度单季吨收入284元,吨净利69元,低于2010年第四季度,及2011年前三季度单季水平。对比2010年,2017年公司价格水平前三季度更高,且第四季度提价幅度小于2010年第四季度。预计2018年需求大幅下滑可能性较小,供给侧新增产能有限,公司产品价格水平将保持高位。
骨料业务大幅增长。报告期内,由于国家和地方加强矿产资源整治,骨料市场供求关系持续改善,公司产品量价大幅提升。2017年公司骨料及石子收入6.99亿元,同比增加92.78%,综合毛利率63.98%,同比上升17.86pct。在国家对环境日益重视的环境下,预计后续矿产资源整治力度不减,公司骨料业务有望受益,获得持续高增长。
国内外扩张持续,产能再提高。报告期内,全椒海螺、宣城海螺、南通海螺等8台水泥磨顺利建成投产;平凉海螺、济宁海螺骨料项目以及遵义海汇新材料商混项目建成投产。同时,公司成功收购陕西凤凰,以及贵州区域5家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海外项目建设方面,印尼孔雀港粉磨站二期工程顺利建成投产,印尼北苏海螺、柬埔寨马德望海螺主体工程已完工,预计2018年投产,老挝琅勃拉邦海螺等项目工程建设进入施工高峰期。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熟料产能2.46亿吨,水泥产能3.35亿吨,骨料产能2,890万吨,商品混凝土60万立方米,各项产能的提高再次巩固了公司的龙头地位。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8 年水泥熟料销量3 亿吨左右,吨毛利105 元。2018-2020 年EPS 为3.86 元、4.05 元、4.19元,对应当前PE 8 倍、8 倍、7.8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大幅下降,熟料及水泥价格大幅波动,供给侧改革、环保及错峰限产等政策不达预期、公司海外业务拓展不确定性、原材料成本波动不确定性等。
华新水泥:四季度再传捷报 业绩喜人
华新水泥 600801
研究机构:光大证券 分析师:陈浩武,师克克 撰写日期:2018-03-26
公司2017年业绩同比增长359.7%,EPS1.39元。
2017年1-12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8.9亿元,同比增长54.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0.8亿元,同增359.7%,EPS1.39元;单4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5.4亿元,同增49.9%,环增31.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253.1%,单季EPS0.69元。利润分配方案:每股派发0.28元现金红利(含税)。2017年地产、基建等需求稳定,供给侧环保限产等影响,水泥行业景气度持续回升,华新水泥核心区域价格涨势好,营收规模扩大,成本、费用控制优,业绩弹性进一步显现。
产品价格上升,产品综合吨净利达30元。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29.6%,同比上升3.3个百分点;销售费率、管理费率和财务费率为6.7%、5.8%、3.2%,同比分别下降1.5、1.2、1.1个百分点,期间费率15.6%,同比下降6.7个百分点。产品价格上涨导致毛利率提升,同时公司费用管控优秀。报告期内公司销售水泥和熟料6871万吨,同增30.4%。吨水泥综合价格304元,较16年同期提高47元,同升18.5%;吨水泥综合成本214.2元,较16年同期上升25元,同升13.2%;吨毛利89.8元,同比上升22.4元;吨三费52.4元,同比下降1.2元;吨净利30元,同比上升22元。
4季度量价同升,产品综合吨净利达52元,为09年以来最好。
单4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36.6%,同升6.5个百分点;销售费率、管理费率和财务费率分别为5.9%、6.1%和1.9%,同比分别下降1.1、0.4和0.7个百分点,期间费率14%,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单4季度公司吨水泥综合价格332元,较16年同期上升40元,同升13.6%,环比3季度上升43元;吨水泥综合成本210元,较16年同期上升6元,同升3%,环比3季度下降1.4元;吨毛利121元,较16年同期上升33.5元,环比3季度提高43.9元;吨净利52元,较16年同期及2017年3季度均提高约33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2017年水泥价格持续走高,华新水泥主营的两湖地区景气度高,量价齐升,叠加优秀的成本、费用控制能力,业绩弹性显现;公司承接拉豪集团在西南地区的水泥资产后,新增1000万吨熟料产能,产销规模快速扩大。华新水泥国内区域布局完善,两湖为盈利基础,加大开拓云贵藏等西南地区,并进入塔吉克斯坦、柬埔寨等海外市场;水泥窑协同处置环保业务亦贡献未来新增长点。基于公司主营区域水泥价格表现优于预期,且成本、费用控制得当,上调其18-19年EPS预测分别至1.75、1.96元(原为1.54、1.74元),新增2020年EPS预测为2.16元,维持目标价15.4元,维持“增持”评级。
方大特钢:高盈利 高分红钢铁蓝筹
方大特钢 600507
研究机构:东北证券 分析师:刘立喜 撰写日期:2018-02-12
事件:公司2017年末归母净利润 2,539,526,618.18元,拟以 2017年末总股本1,326,092,985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6.00元(含税)。
生产平顺、产量微增,汽车板簧、弹簧扁钢产销量增速较高。2017年度,公司实现产铁306.91万吨、钢364.56万吨、材368.86万吨,同比上年分别下降2.54%、增长1.39%、增长2.59%。全年螺纹钢、优线、汽车板簧、弹簧扁钢同比销售增1.91%、2.15%、23.5%、14.02%。
其中汽车板簧和弹簧扁钢增速较快。销售区域向华东集中,华东收入占比由16年80%增至17年83%,东北、华南区域销量逐步缩减,报告期内,东北和华南地区营业收入同比减少33.91%和2.8%。公司2018年生产经营目标:实现产铁348万吨,产钢412万吨,产材415万吨。
持续降本提高经营效率,精细化管理。公司在降本方面持续发力,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根据公司年度预算目标,认真分解指标,责任落实到人。推进日动态成本核算,发挥铁前和钢后两个快速反应小组作用,及时掌握分析成本运行状况,提出改进措施。围绕配煤、配矿和炼钢三大炉料结构的优化,开展科技攻关降成本和修旧利废工作。
同时与同行业企业持续对标,对外加强与先进钢铁企业的学习,在降成本、智能化、环保建设等方面的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公司毛利率自16年的19.62%提升至32.03%,净利率方面自7.78%提升至18.29%。
高比例分红,验证蓝筹属性。公司拟以2017年末总股本约13.26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6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约21.22亿元(含税)。按照方大特钢最新股价15.68元/股计算,股息率高达10.2%,大比例分红显示出公司优质的信托责任和股东回报理念。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18/19/20实现EPS 分别为2.11/2.22/2.35元,对应PE 分别为7.43/7.06/6.67倍。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环保政策趋严,粗钢产量下降。
太钢不锈:四季度盈利创新高 全年业绩超预期
太钢不锈 000825
研究机构:平安证券 分析师:陈建文 撰写日期:2018-01-29
事项: 公司发布2017年业绩预告:预计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44亿元-49亿元,同比增长284.06%-327.70%,EPS预计为0.77元-0.86元,上年同期为0.20元,业绩超过预期。
四季度盈利创新高:根据业绩预告可以推算,公司四季度单季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2.42-27.42亿元,是前三季度累计归母净利润的103.89%-127.06%,创下了公司上市以来单季盈利最高纪录。由于四季度盈利大幅上升,公司全年业绩实现超预期增长。
钢价同比大幅增长且四季度为全年高点奠定了业绩大幅提升的基础:公司不锈钢营收占比超过60%,普碳钢营收占比25%,不锈钢与普碳钢价格2017年均同比大幅增长。2017年Myspic板材价格指数均值124.11%,同比增长37.70%,其中四季度板材价格指数均值137.39%,比前三季度均值增长14.62%。不锈钢方面,无锡304/2B不锈钢卷板2017年全年均价15331元/吨,同比增加2129元/吨,增长16.13%,四季度均价15463元/吨为全年高点;无锡430/2B不锈钢卷板全年均价9426元/吨,同比增长21.96%,其中四季度均价10217元/吨为全年高点。因此,公司主要钢铁产品价格同比均大幅增长且四季度价格均达到全年高点,为公司业绩大幅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公司强大的资源保障能力为公司盈利增长提供了保障:公司铁矿石100%由集团供给,且享有一定折扣的优惠。依托山西煤炭大省的优势,煤炭资源有着充足的保障,且参与投资当地煤炭企业实现对煤炭资源的控制和对煤炭开发利润的分享。同时,公司也十分重视合金资源开发规划,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镍、铬等合金资源实现有效掌控,并取得一定的优势。强大的资源保障能力也为公司提供了盈利保障。
不断推出高端创新产品为公司创造了新的盈利增长点:从2017年初公司研制的笔尖钢量产开始,公司研制的高端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双相不锈钢产品、超纯铁素体不锈钢、第三代核电用钢等高端产品不断涌现并且快速实现量产供应。同时公司在4月份已经公示产能置换项目,新建180吨AOD炉一座以及不锈钢冶炼配套设施,提高不锈钢生产能力100万吨。这些既为公司创造了新的盈利增长点,同时提高了公司市场竞争力。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全球不锈钢领军企业,国内不锈钢龙头,在产品竞争力、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方面均位居行业先进水平。随着行业供给侧改革继续推进,钢价维持相对高位,公司盈利有望保持稳定增长。考虑公司四季度业绩超预期和产品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上调公司2017-2019年EPS预测至0.83(+0.34)、0.88(+0.36)和0.98(+0.43)元,对应1月26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6.46倍、6.04倍和5.45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终端需求超预期波动;行业供给侧改革执行效果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