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之后小心慢性肾病 不做5%的无知者
慢性肾病大家都知道,但是很多患者却忽视了它的症状,以至于没有及时治疗疾病。尤其是过了40岁,慢性肾病的发病率更高,一定要关注自己身体的变化。
慢性肾病
40+人群慢性肾病:发病率大于10% 知晓率不足5%
2016年全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量近300万人,其中我国有近50万人。然而,在我国18岁以上的普通人群中,仍然有10。8%左右的不同类型,不同肾病期的慢性肾病患者。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性肾病的患病率大于10%,知晓率却不足5%。慢性肾病发病特点有“三高”、“三低”:发病率高、心血管病患病率高、病死率高;全社会对慢性肾病的知晓率低、防治率低、心血管病的知晓率低。对于慢性疾病,只有及早发现,才能及早治疗。那么慢性肾病的早期症状都有哪些?
慢性肾病的早期症状
当尿液中出现大量泡沫以及尿中见血色或夜尿增多,即尿常规检查尿中出现尿蛋白和红细胞,则可能为慢性肾病早期发生的预警信号。早期慢性肾病的症状不显见,如一般的慢性肾炎患者都没有特别明显的不适症状。故有尿液异常时,建议就医检查诊断。一旦病人感觉自身有明显疲劳、贫血等非常明显的症状出现才去就医时,可能慢性肾病病情已经过了早期阶段了,这样将为慢性肾病的后期治疗带来更大的难度。
搞清楚慢性肾病的早期症状之后,在平日的生活中,一定要做好慢性肾病的预防措施。
慢性肾病的预防措施
(1) 避免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大:过度劳累、开夜车、考学压力大等等,均可使慢性肾炎病情加重。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平时要合理安排生活作息制度,多参加适量活动,加强身体锻炼,但应避免过劳。
(2)谨防细菌或病毒感染:细菌或病毒感染是引起急性肾炎的最常见原因,特别是上呼吸道感染、无症状性菌尿、流感、咽喉炎、气管支气管炎等,都可能使慢性肾炎症状加重。
(3)注意饮食营养:肾炎病人要避免高蛋白饮食,注意食品安全,多吃新鲜的瓜果和天然食品。以品种多样、搭配合理、清淡可口为原则。
慢性肾炎对健康的危害是很大的,而且不易被发现。在平日,一定要做好慢性肾病的预防措施,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及早发现,才能及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