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同股不同权”第一股——小米IP
香港联交所今日发布了小米科技招股说明书,小米已正式提交IPO申请文件,由中信里昂、高盛与摩根士丹利作为联席保荐人。此次小米的IPO将成为港交所“同股不同权”第一股,亦会是2014年来全球最大IPO。
财务数据
营业收入方面,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小米集团分别产生营收人民币668.11亿元、684.34亿元及1146.25亿元。经营利润方面,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小米集团分别盈利人民币13.73亿元、37.85亿元及122.15亿元。净利润方面,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小米集团分别产生亏损人民币76亿元、利润人民币4.92亿元及亏损人民币439亿元。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小米集团有净负债人民币1272亿元及累积亏损人民币1290亿元,主要是由于公司就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产生大额公允价值亏损。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于合并资产负债表指定为负债,而公允价值增加于合并损益表确认为公允价值亏损。
业务方面
雷军表示,小米不是单纯的硬件公司,而是创新驱动的互联网公司。尽管硬件是小米重要的用户入口,但公司并不期望它成为利润的主要来源,而是把设计精良、性能品质出众的产品紧贴硬件成本定价,通过自有或直供的高效线上线下新零售渠道直接交付到用户手中,然后持续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互联网服务。
在硬件方面,小米智能手机2015年、2016年及2017年的出货量分别为6654.6万部、5541.9万部及9141万部。根据IDC统计,2017年第四季度,小米在全球的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第四,在印度的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第一。截至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智能手机部分分别贡献其总收入的80.4%、71.3%及70.3%。
在小米生态链上的其他产品也有出彩表现。根据艾瑞咨询,小米盒子2017年的出货量在中国大陆排名第一,小米电视2018年2月的出货量在中国大陆排名第三,同月出货量全球排名第十。2017年人工智能音箱出货量中国大陆排名第一。
互联网服务方面,截至2018年3月,MIUI月活跃用户大约1.9亿人。截至2018年3月,小米用户使用小米智能手机日平均时间4.5小时。截至2018年3月底,小米开发了38个月活跃用户超过1000万的应用程序和18个月活跃用户超过5000万的应用程序。
新零售方面,根据IDC统计,2017年第四季度小米在中国大陆及印度的线上智能手机出货量均排名第一。小米商城按2017年成交额计算已经成为中国第三大3C与家电线上零售直销平台。
股本结构
初步招股书数据,根据同股不同权架构,小米股票分为A类股份及B类股份。对于提呈本公司股东大会的任何议案,A类股份持有人每股可投10票,而B类股份持有人则每股可投1票。
资金用途
初步招股文件显示,小米计划将30%IPO募集资金用于研发及开发智能手机、电视、笔记本电脑、人工智能音响等核心产品;30%用于扩大投资及强化生活消费品与移动互联网产业链;30%用于全球扩展;10%用作一般营运用途。
小米Q&A
1. 小米硬件净利润率永不超过5%?
此前雷军曾表示,小米硬件净利润率永不超过5%。据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表示,国产厂商的平均综合净利润率是10%,雷军抛出的5%确实不高。在小米的招股书中,对利润率和净利则给出了这样的定义:
小米方面表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其后各年,若任何财政年度的实际利润率超过5%,则将超过的部分以董事认为合理的方式返还给小米用户。
2. 小米到底赚不赚钱?
根据小米招股书,虽然小米在经营利润方面能保持盈利,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小米集团分别盈利人民币13.73亿元、37.85亿元及122.15亿元。
而在年度净利润方面则还是呈现亏损状态,据招股书显示,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小米集团分别产生亏损人民币76亿元、利润人民币4.92亿元及亏损人民币439亿元。
根据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利润来看,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小米集团分别亏损3.04亿元、盈利18.96亿元及盈利53.62亿元。
综合来看,从调整后的净利的角度来看,小米从2016年开始就是处在盈利状态了。
3. 雷军在小米到底占多少股?
据招股书披露,上市前在股权结构上,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雷军持股比例为31.4%,联合创始人、总裁林斌持股13.33%,联合创始人、品牌战略官黎万强持股3.24%。如计入总股本ESOP员工持股计划的期权池,则雷军的持股比例为28%。通过双重股权架构,雷军的表决权比例超过50%,为小米集团控股股东。
4. 小米估值多少?
几年前,小米估值450亿美元的时候,它的市盈率约为75倍。根据多方消息显示,小米希望IPO估值达到900-1100亿美元,市盈率约为60倍。
5. 小米生态链有多大?
小米的营收分别为4个业务板块,分别是智能手机、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互联网服务及其他。
其中,主要来自智能手机,2017年来自智能手机行业的收入为805.63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为70.3%;来自IOT与生活消费产品的营收为234.47亿元,占比为20.5%;来自互联网服务的营收为98.96亿元,占比为8.6%。